
大禮。謂祭祀之禮。《書·洛诰》:“惇宗将禮。” 孔 傳:“厚尊大禮。” 孔穎達 疏:“将,大也。厚尊大禮,謂祭祀之禮。”
(1).将帥帶兵的法度。《黃石公三略》卷上:“軍讖曰:‘軍井未達,将不言渴;軍幕未辦,将不言倦;軍竈未炊,将不言飢。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将禮。’”
(2).将帥的禮儀。 唐 蘇颋 《同餞陽将軍兼原州都督禦史中丞》詩:“将禮登壇盛,軍容出塞華。”
“将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
祭祀之禮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指古代重要的祭祀儀式,被視為“大禮”。例如《尚書·洛诰》中提到“惇宗将禮”,孔穎達疏注為“厚尊大禮,謂祭祀之禮”。這一用法在唐代詩詞中也有體現,如錢起《李四勸為尉》中的“唯将禮讓傳”。
将帥帶兵的法度
在軍事領域,“将禮”指将領治軍的規範,強調與士兵同甘共苦。例如《黃石公三略》提到:“軍井未達,将不言渴;軍竈未炊,将不言饑”,要求将領以身作則。
将帥的禮儀
也可指與軍事相關的儀式或禮節,如唐代蘇颋詩中“将禮登壇盛”描述的登壇拜将的莊嚴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将禮(jiāng lǐ)是指一種尊重他人、遵從社會規範和道德準則的行為舉止。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互敬、互信和文明交往。
将禮的部首是“九”(jiǔ),它由5個筆畫組成。
将禮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後來也在《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中被廣泛使用。
将禮的繁體字為「將禮」。
在古代,将禮的寫法有所變化。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將禮」,其中「將」是指領導者或将領,「禮」則意為禮儀。這種寫法反映了古代将領需要展示和傳承尊重他人的禮儀規範。
1. 他舉止得體,懂得将禮。
2. 在日本,人們注重将禮的禮儀,即使在平凡的日常交往中也表現得非常有教養。
以「将禮」為組詞的例子:
尊将禮、規将禮、遵将禮、守将禮等。
以「将禮」意思相近的詞語:
尊重、文明、禮節、規範。
與「将禮」意思相反的詞語:
不敬、無禮、粗魯、不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