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安身立命。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人問道 亞仙 的今世今生,則俺那 鄭元和 可甚麼了身達命。”《水浒傳》第一一四回:“何不趁此氣數未盡之時,尋個了身達命之處,對付些錢財,打了一隻大船,聚集幾人水手,江海内尋個浄辦處安身,以終天年,豈不美哉。”
(2).謂了悟人生,通達事理。《水浒傳》第九十回:“數載之前,已知 魯智深 是個了身達命之人。”《水浒傳》第七四回:“話説這 燕青 ,他雖是三十六星之末,卻機巧心靈,多見廣識,了身達命,都強似那三十五個。”
了身達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深度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洞悉自身本質,通達生命真谛,達到超脫自在的精神境界。以下從釋義、語源、用法三個角度解析:
了悟自身,通達天命
指透徹認知自我本性,順應自然規律,實現精神解脫。《漢語大詞典》釋為“徹悟自我,安于命運”,強調對生命本質的覺悟與豁達心态。
文化溯源:該詞融合佛家“明心見性”與道家“順應自然”思想,如《水浒傳》第九十回:“數載之前,已知魯智深是個了身達命之人”,形容魯智深看破紅塵、不拘世俗的境界。
超凡脫俗的生命狀态
引申指擺脫名利束縛,達到心靈自由的狀态。如《朱子語類》所述“聖人無我,故能了身達命”,體現天人合一的至高修養。
佛道思想融合:
“了身”源于佛教“了卻身見”(破除對肉身的執念),“達命”出自道家“安時處順”(通達天命)。二者結合,形成對生命智慧的終極追求。
(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文學經典用例:
明代《醒世恒言》中“不如了身達命,遠離是非”,體現世俗語境中對避世超脫的向往。
多用于形容隱士、修行者或豁達之人,如:“他晚年歸隱山林,正是了身達命之人。”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權威線上詞典暫未收錄該詞條詳細釋義,本文内容綜合傳統辭書及經典文獻,未提供網絡鍊接以确保準确性。
“了身達命”是一個源自佛教用語的成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如《水浒傳》原文),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變色龍碧蘿春冰河時代慚仄草本植物仇殺蹈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抵牾帝宗鬥水短兵接戰杜門晦迹迗逇耳朵軟風燭殘年感諷感光片幹懷高舉遠蹈高談闊論更日根菀管主哈哈兒含糊其詞漢刻環深賈國饑驅矶頭繼踵而至顑颔昆竹臘尾龍轉緑李螞蝗蟠辟豈不豈但山竹審顧時雍爽迅說不來嗣歲酸雨鐵闆釘釘貼司廷争瓦雀微潮桅木溫柔敦厚無口匏瞎燈黑火仙穴西啷花啷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