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酸雨的意思、酸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酸雨的解釋

指含有一定數量酸性物質(如硫酸、硝酸、鹽酸)的自然降水,包括雨、雪、雹、霧等。酸雨能腐蝕建築物,損害植物,污染水源。《人民日報》1984.4.15:“工業消耗的煤、石油等,把大量的二氣化硫排入大氣,遇冷形成酸雨,降回大地,造成嚴重的污染。”《人民日報》1985.2.2:“ 加拿大 魁北克省 環境保護官員昨天在 蒙特利爾 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 魁北克省 湖泊被酸雨污染,主要是由于 美國 的污染物飄落造成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霧、雹等自然降水形式。其核心定義和特點可綜合為以下方面:

  1. 化學特性與形成機制
    酸雨的形成主要源于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硫(SO₂)和氮氧化物(NOₓ)。這些污染物在大氣中與水蒸氣、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等酸性物質,最終隨降水落到地面。自然降水本身因溶解二氧化碳而呈弱酸性(pH約5.6),但酸雨的酸性顯著增強。

  2. 分類與沉降形式
    分為濕沉降(如雨、雪等直接攜帶酸性物質)和幹沉降(無降水時酸性顆粒通過重力或吸附作用落地)兩類。濕沉降是酸雨的主要表現形式。

  3. 環境影響
    酸雨會腐蝕建築物(如大理石中的碳酸鈣與酸反應)、導緻土壤酸化(破壞植物根系營養吸收)、污染水體(危害水生生物),其反應可簡化為:
    $$ text{CaCO}_3 + text{H}_2text{SO}_4 → text{CaSO}_4 + text{CO}_2↑ + text{H}_2text{O} $$

  4. 防治措施
    盡管搜索結果未直接提及,但基于成因可推導出:需減少化石燃料使用、推廣清潔能源、安裝工業廢氣脫硫脫硝裝置等。

需注意,酸雨的監測需長期數據支持,且跨國界污染需國際合作治理。更多科學定義可參考環境教育或氣象學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酸雨

酸雨是一種指降下的雨水帶有高酸度的自然現象,通常是由于大氣中的************和氮氧化物與水蒸氣和氧氣反應形成硫酸和硝酸,進而降下的雨水。酸雨的pH值通常在4.2以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酸(部首:酉,筆畫:9)+ 雨(部首:雨,筆畫:8)

來源

酸雨是由于人類活動,如化石燃料的燃燒和工業排放等,釋放出大量的************和氮氧化物,導緻大氣中這些物質的濃度增加,從而引發酸雨。

繁體

酸雨的繁體字為「酸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酸雨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沒有特定的古文獻記載,無法準确得知古時候漢字寫法。

例句

今年夏天,由于大量工廠排放廢氣,我們這裡的酸雨頻繁出現,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組詞

1. 酸性(形容詞):具有酸性質的。
2. 雨水(名詞):從大氣中降下的水。
3. 酸化(動詞):使變酸性。
4. 酸雨風險(名詞):指由于酸雨帶來的環境和健康上的潛在危害。

近義詞

酸性降水

反義詞

堿性降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