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水的意思、鬥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水的解釋

少量之水,亦喻指少量的資助。語出《莊子·外物》:“﹝鮒魚﹞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 北魏 李骞 《贈親友》詩:“ 監河 愛鬥水, 蘇子 惜餘明。” 唐 孟郊 《贈主人》詩:“鬥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剪燈新話·三山福地志》:“但願捐鬥水,而活涸轍之枯,下壺飧而救翳桑之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鬥水”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出自《莊子·外物》中的典故:鲋魚(困在車轍中的魚)請求莊子給予“鬥升之水”以活命。這裡的“鬥”是古代容量單位(約十升),“鬥水”字面意為少量水,後衍生為“微薄幫助”的比喻義。

  2. 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指少量的水,如《莊子》中的“鬥升之水”。
    • 引申義:比喻微小的資助或救助,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有限幫助或資源匮乏的處境,如北魏李骞詩句“監河愛鬥水”。
  3. 文學應用
    唐代詩人孟郊在《贈主人》中寫道:“鬥水瀉大海,不如瀉枯池”,通過對比強調“有限的資源用在急需處更有價值”的哲理。

  4. 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中,“鬥水”仍保留“少量資助”的比喻用法,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例如描述困境中獲得的微小支持。

“鬥水”既是一個具象的容量描述,更承載了中華文化中“雪中送炭”的象征意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莊子》原文或相關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鬥水》這個詞是指兩人或多人進行水上比賽或水上對抗的活動。下面為您提供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鬥水》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為“水”和“鬥”。部首“水”表示與水相關,而部首“鬥”則有鬥争、對抗的意義。在這個詞中,它們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意義:用水進行競争或對抗。 來源: 《鬥水》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顯,由于鬥争和競争都是常見的人類行為,而水作為人類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将兩者結合形成了這個詞。 繁體字: 在繁體字中,《鬥水》可以寫作「鬥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鬥水》的寫法和現代漢字相同,沒有顯著變化。 例句: 1. 他們在湖中鬥水,享受着水上競技的樂趣。 2. 小明和小紅鬥水比賽,看誰遊得更快。 3. 這是一場激烈的鬥水競賽,所有選手都全力以赴。 組詞: 與《鬥水》相關的組詞有:鬥泳、鬥艇、鬥競賽、鬥争等。 近義詞: 與《鬥水》近義的詞語有:水上競技、水上比賽、水上對抗。 反義詞: 《鬥水》的反義詞可以是:和平合作、水下合作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