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棱錐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個截面間的部分,叫做“棱錐臺”。簡稱棱台。
棱錐台(又稱棱台或截頭棱錐)是幾何學中的一種多面體,由棱錐被一個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取後,剩餘的部分構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棱錐台的體積 ( V ) 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V = frac{1}{3} h left( S_1 + S_2 + sqrt{S_1 S_2} right) $$ 其中:
表面積包括上下底面積和側面積:
棱錐僅有一個底面和一個頂點,而棱錐台通過截取棱錐頂部形成第二個底面,且兩底面平行。若截面不平行,則不能稱為棱錐台。
《棱錐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棱”、“錐”和“台”三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棱:由木部和豎鈎部組成,總共有12畫。
• 錐:由金部和水部組成,總共有14畫。
• 台:由丨、口、厶和月部組成,總共有5畫。
來源:
《棱錐台》這個詞來源于幾何學中的幾何體名稱。棱錐台是一個多面體,由一個棱錐和一個平行于底面的台面組成。
繁體:
《棱錐台》的繁體字為「稜錐臺」。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的字典和文獻記載,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用《棱錐台》來解釋幾何學中的概念。
2. 這座建築物的形狀有點像一個倒置的《棱錐台》。
組詞:
棱角、棱鏡、棱柱、台階、台子、交叉台
近義詞:
三棱錐、台錐、尖錐台
反義詞:
圓錐、平台、底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