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調類的意思、調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調類的解釋

[tone category] 有聲調的語言中聲調的類别。古漢語的調類有四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普通話的調類有五個: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有的說四個,不算輕聲)

詳細解釋

一種語言或方言的聲調的分類。如古漢語的調類有四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普通話的調類有五個,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調類是漢語語音學中對字音聲調的分類,指依據聲調的實際讀法(調值)歸納出來的類别。在漢語中,調類系統具有曆史傳承性和地域差異性,是理解漢語聲調體系的核心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調類的基本定義

調類指漢語中聲調的分類單位,主要依據古漢語“平、上、去、入”四聲系統演變而來。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調類分為:

  1. 陰平(第一聲):高平調(如“媽”)
  2. 陽平(第二聲):中升調(如“麻”)
  3. 上聲(第三聲):降升調(如“馬”)
  4. 去聲(第四聲):全降調(如“罵”)

二、調類與調值的關系

三、方言調類的差異性

漢語方言的調類數量差異顯著:

四、調類的語言學意義

  1. 區别詞義:同一音節不同調類代表不同詞義(如“衣yī”(陰平)、“移yí”(陽平));
  2. 曆史音韻标記:調類反映中古漢語聲調演變脈絡;
  3. 方言分區依據:調類數量及演變規律是漢語方言分類的重要标準。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12.(定義及普通話調類)
  2. 王理嘉.《語音學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145-148.(調類與調值關系)
  3. 袁家骅.《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 語文出版社, 2001: 78-82.(方言調類差異)

注:本文内容綜合語言學權威著作,調類體系分析基于漢語音韻學共識,引用文獻均為學界公認工具書及教材。

網絡擴展解釋

“調類”是語言學中用于描述聲調分類的術語,具體指有聲調的語言或方言中聲調的類别劃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調類是根據聲調的實際讀法(調值)将音節歸納出的類别。例如,普通話中調值相同的字歸為同一調類,如陰平(55)、陽平(35)等。

二、調類的曆史與現狀

  1. 古漢語調類
    包含四個調類: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2. 現代普通話調類
    通常分為四個基礎調類:
    • 陰平(如“媽”)
    • 陽平(如“麻”)
    • 上聲(如“馬”)
    • 去聲(如“罵”)
      部分資料将“輕聲”列為第五個調類,但學術界對此存在争議。

三、調類與調值的關系

調類是聲調的分類名稱,而調值指聲調的具體音高變化形式。例如:

四、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語言學分析、方言研究及漢語教學領域,幫助系統化描述聲調規律。


如需進一步了解調值的具體發音規則或方言調類差異,可參考語言學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按兵束甲傲散薄遽抱直比輪碧紗幮鼻洟不厭其煩參和慘節參寥鈔關塵躅馳驷弛易覩記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官燈過賣合喙和息回觀講傳簡闊桀傲金閨國士禁衛軍酒容空牀寬疾暌孤吏舍流采柳巷龍柏馬扁貌合神離沒好氣明嫿冥徵凝凝諾責蓬茸平早乾浴清靡瓊華島窮武秋去冬來任咎惹虱子頭上撓商日痁鬼適庶殊音退抑溫然無把臂汙濫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