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打柴放牧。《晉書·宣帝紀》:“賊恃水,樵牧自若。” 宋 葉適 《改東門出》詩之二:“自我護樵牧,林光稍敷紛。” 清 劉大櫆 《阮君墓志銘》:“祖墓之木,以歲久樵牧之不禁,漸至凋敝。”
(2).樵夫與牧童。也泛指鄉野之人。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八:“荒淫竟淪沒,樵牧徒悲哀。” 宋 陸遊 《村居》詩:“樵牧相語欲争席,比鄰漸熟約論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 交河 城西有古墓,林木叢雜,雲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熱,樵牧弗敢近。”
“樵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打柴放牧
指代與山林、畜牧相關的勞作活動。例如《晉書·宣帝紀》記載:“賊恃水,樵牧自若”(敵人依仗水域,仍照常打柴放牧)。宋代葉適的詩句“自我護樵牧,林光稍敷紛”也體現了這一含義。
樵夫與牧童
泛指從事此類勞作的鄉野百姓。李白《古風》中“荒淫竟淪沒,樵牧徒悲哀”即用此意象表達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該詞常被用來代指鄉野之人或淳樸的生活環境。例如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描述古墓附近“樵牧弗敢近”,側面烘托神秘氛圍。
“樵牧”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曆史文獻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樵牧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木(木字旁)”和“牧”組成。
下面是關于樵牧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樵:拆分部首為木,筆畫數為8
牧:拆分部首為牛,筆畫數為7
來源:
樵牧的來源較為簡單,即樵人和牧人。樵人指的是砍伐木材的人,牧人指的是照料牲畜的人。這兩個詞合并在一起,形成了樵牧這個詞。
繁體:
樵牧的繁體字為「樵牧」,沒有其他繁體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樵牧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和現代漢字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是個樵牧的好手,能熟練地砍伐木材和養殖牲畜。
2. 樵牧是古代人們的主要職業之一,他們辛勤勞動着。
組詞:
1. 樵夫(職業名詞,指砍伐木材的人)
2. 牧場(名詞,指用來放牧的場地)
3. 牧羊(動詞,指照料和放牧羊)
近義詞:
1. 伐木(指砍伐木材)
2. 養殖(指照料牲畜或種植物品種)
反義詞:
1. 綠化(指種植和保護綠色植物)
2. 放牧(指讓牲畜在特定的範圍内自由活動)
以上是關于樵牧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