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事數的意思、事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事數的解釋

(1).佛家語。指一切事物的名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 ( 殷浩 )被廢,徙 東陽 ,大讀佛經,皆精解,唯至事數處不解。” 劉孝标 注:“事數,謂五陰、十二入、四諦、十二因緣、五根、五力、七覺之屬。”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三講:“原來般若學對于‘性空’講得比較空泛,要揭示其内容,必須把‘事數’(即名相)弄清楚。”

(2).指用以推測人事吉兇的一種術數。《梁書·司馬褧傳》:“ 褧 學尤精於事數,國家吉兇禮,當世明儒 明山賓 、 賀瑒 等疑不能斷,皆決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事數”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1. 佛學概念
    指佛教中一切事物的名相(即名稱與相狀),是分析現象的基本術語。例如“五陰”(色、受、想、行、識)、“十二入”(六根與六塵)、“四谛”(苦、集、滅、道)等。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殷浩研讀佛經時唯獨對“事數”難以理解,需借助注解說明,可見其複雜性。呂澂在佛學研究中亦強調,理解“事數”是掌握般若學“性空”理論的基礎。

  2. 術數占卜
    指通過特定方法推測人事吉兇的方術。據《梁書·司馬褧傳》記載,司馬褧精通此術,曾為當世儒者解答國家禮儀中的疑難問題。這類術數可能涉及傳統曆法、禮儀推算等,與古代占卜文化相關。

其他網頁(如-6)内容與上述兩類解釋重複,未提供新信息。需注意,“數”在漢語中另有計算、技藝等含義(參考),但“事數”作為固定詞組時以上述兩義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事數》的意思

《事數》是一個成語,意為事情成為數字,用以表示事理、道理、規律等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本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事數》由“事”和“數”兩個字組成。

“事”字的左邊是“亻”部,右邊是“台”部,總共有5畫。

“數”字的上邊是“言”部,下邊是“廿”部,總共有12畫。

來源

《事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子罕》:“…人而無言,言無所亦非(pǔ)子興亦非。”後來,司馬相如在《伊尹序》中提到了“事數”的概念:“君子之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窮理盡性,事正成數。”這樣,成為了一種表示事理、道理、規律等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本質的成語。

繁體

《事數》的繁體字為「事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事數」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在《康熙字典》中,「事」的古字形為「什」,「數」的古字形為「彖」。

例句

1. 學習科學需要用心體會事物的本質,理解其中的事數。

2. 他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事數,可以指導我們解決問題。

組詞

事理、事物、事例、數學、計數、數字、數目

近義詞

道理、原理、規律、實質

反義詞

隨意、無規律、偶然、模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