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螳蜋之衛的意思、螳蜋之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螳蜋之衛的解釋

比喻微弱的兵備。《文選·左思<魏都賦>》:“薄戍緜幂,無異蛛蝥之網;弱卒瑣甲,無異螳蜋之衛。” 李善 注:“《莊子》:‘ 蘧伯玉 謂 顔闔 曰: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螳蜋之衛”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táng láng zhī wèi,其核心含義是比喻微弱的兵備或防禦力量,常用來形容看似努力但實際難以勝任的防衛行為。

詳細解釋:

  1. 詞義來源
    該成語出自《文選·左思〈魏都賦〉》:“薄戍緜幂,無異蛛蝥之網;弱卒瑣甲,無異螳蜋之衛。” 李善注引《莊子》典故:蘧伯玉對顔阖提到螳螂“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借螳螂舉臂阻擋車輪的行為,暗喻不自量力。

  2. 核心含義
    原指螳螂試圖用前臂阻擋車轍(即“螳臂當車”),後引申為力量薄弱卻試圖承擔重大防禦任務,多含貶義,強調防禦能力的不足或策略的失當。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論中,例如描述兵力薄弱的軍隊或防禦工事。如《魏都賦》中以“螳蜋之衛”對比“蛛蝥之網”,突出其脆弱性。

  4. 相關典故
    與成語“螳臂當車”同源,均出自《莊子·人間世》,均以螳螂的微小力量對比強大的外力,表達不自量力的寓意。

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螳蜋之衛是什麼意思

螳蜋之衛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人們得勢之後忘記本份,為非作歹。

螳蜋之衛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螳蜋之衛的拆分部首是蟲和衛,其筆畫順序分别是11和6。

螳蜋之衛的來源

螳蜋之衛出自《呂氏春秋·季杜》:“夫子曰:‘必有所自立而絕,無所自立而終’,故人之庸行,不可以為善也。”意思是如果一個人總是隻看重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利益,那麼他将會走上邪路。

螳蜋之衛的繁體

螳蜋之衛的繁體字為螳螂之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螳蜋之衛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相似。

螳蜋之衛的例句

他在公司晉升後變得螳蜋之衛,完全不顧及其他同事的利益。

螳蜋之衛的相關詞彙

組詞:螳臂當車、蟾宮折桂

近義詞:忘恩負義、忘本忘祖

反義詞:謙虛謹慎、自持自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