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樂之都。 漢 張衡 《南都賦》:“於顯樂都,既麗且康,陪京之南,居 漢 之陽。” 晉 潘嶽 《夏侯常侍诔》:“忠節允著,清風載興,泱彼樂都,寵子惟王。”
"樂都"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兩重釋義:
一、作為漢語複合詞使用時: 指歡樂聚集的都市或繁榮安樂的都會。這一釋義源自古代漢語中"樂"與"都"的語義組合,《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時解釋為"安樂之都邑",特指政治清明、經濟富庶的理想城市狀态。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補充說明,該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及現代文學作品的修辭表達中。
二、作為中國行政地名使用時: 指青海省海東市下轄的樂都區,該名稱源自羌語"洛都"的漢語音譯,意為"溝口地區"。根據《中國地名語源辭典》記載,這個名稱最早見于元代文獻《大元一統志》,明清時期正式确立為縣治名稱,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區。國家民政部官網公示其地理坐标為北緯36°16′-36°46′,東經101°54′-102°41′,現為青海東部重要的人文曆史名城。
“樂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基本解釋
指“康樂之都”,即充滿快樂、幸福氛圍的城市或環境。
使用場景
可用于描述城市、社區或特定場所的歡樂氛圍,如日常對話、文學創作或演講中。例如:“這座小鎮宛如樂都,處處洋溢着幸福的氣息”。
延伸意義
部分語境中可象征理想的生活狀态,如“真正的快樂都是免費的”(來自造句示例)。
地理與曆史背景
現代概況
總面積3050平方公裡,人口約28.66萬,以農業為主(如馬鈴薯種植),氣候溫和。
如需更詳細的地名曆史或例句,可查看相關網頁來源。
白親八犍幫湊把素崩城敝惡炳燭慘狀炒鱿魚瘯瘰崿峙鳳起風匣膏唇試舌臯盧哥德巴赫猜想搆間凾洛好勇鬥狠活神活現忽期嘉吉加價佳客見憐交蝕酒罃子軍銜制陖翟考語克苦跨鶴纏腰朗隽冷露了脫練銳鲈鲙廬室墨分五色嘔喁慶荷窮期绮纨子認敵作父三寸不爛之舌膳房石壇雙弓雙名水芸思想交流俗耳退人魏珠文淵閣五子登科象舞險傾小舞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