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考語的意思、考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考語的解釋

(1).考辭。 明 唐順之 《廷試策一道》:“輒憑廵按考語,不復稽其實迹。”《明會典·吏部·考核一》:“ 弘治 元年,令各衙門屬官考滿,堂上官出與考語送都察院并本部覆考。如原來考語得當,續出考語不嫌雷同。”《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若照 藎翁 的大才,這幾句考語,著實當之無愧。”參見“ 考辭 ”。

(2).對人的品德行為的評語。《紅樓夢》第七七回:“ 王夫人 自來不曾聽見這等考語,真是意外之喜。” 葉聖陶 《義兒》:“贊美他的聲息一絲也聽不到,卻時時聽得些愚笨懶惰歡喜搗亂等對于他的考語。” 張天翼 《畸人手記》:“姑媽很坦白地談到那時候他們對我下的考語,他們認為我沒有良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考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側重言辭表達)

  1. 基本定義
    指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言辭,通常蘊含智慧與獨到見解,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
  2. 構成解析
    • “考”:表示深入思考、推敲;
    • “語”:指語言或表達。
      合起來強調通過思考提煉出的精辟言論。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章、演講、辯論等需要展現思想深度的場合,例如學術讨論或正式發言。

二、作為評語的含義(側重評價功能)

  1. 基本定義
    舊時對公職人員工作表現或個人品德行為的書面評價,類似于現代“考核評語”。
  2. 曆史用例
    • 《紅樓夢》中王夫人聽到對襲人的考語“意外之喜”;
    • 葉聖陶《義兒》中用考語描述人物性格特點。
  3. 延伸意義
    也可泛指對某人行為的概括性評價,如張天翼作品中“沒有良心”的考語。

總結對比

角度 成語含義 評語含義
核心特點 強調言辭的深思熟慮性 側重評價的客觀性
常見載體 文章、演講 官方檔案、文學作品
現代使用頻率 較少見,多用于文學分析 仍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紅樓夢》相關章節或語言學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考語

《考語》是一個有着豐富含義的成語,其拆分部首為⺉(纟)和言,總共有11個筆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禹貢》中的描寫,曾有一位官員向大禹講述了夏朝時期的事情,大禹親自聽後發表了評論,這就是最早的《考語》之一。

在繁體字中,《考語》的寫法為「考語」。

古代漢字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寫法,早期的寫法中,「考」字的上部部首為「老」,下部為「耂」,表示了年老的意思。而後來的寫法中,「考」字的上部變為了現在的「⺉」,和「纟」的組合表示了對紡織品的評判,因為紡織品需要經過考驗才能得到品質保證。

以下是一些例句,幫助理解《考語》這個詞:

1. 他的《考語》深入淺出,使得大家都理解了他的觀點。

2. 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考語》嗎?

3. 在會議上,領導發表了一番《考語》,深刻影響了大家的思考。

一些由《考語》組成或與之相關的詞彙:

1. 考試:以一種特定的形式對某人的知識或能力進行評估的活動。

2. 評語:對某事物或某人的評論和評價。

3. 論述:對于某個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和對比。

《考語》的近義詞有:評語、議論、評價。

《考語》的反義詞有:贊揚、褒獎、表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