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秦始皇 。 漢 班彪 《王命論》:“ 秦皇 東遊以厭其氣, 呂後 望雲而知所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秦皇 滅典,亦造仙詩。” 唐 李白 《大獵賦》:“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金 元好問 《遊泰山》詩:“ 秦皇 憺威靈, 茂陵 亦雄材。” 清 閻爾梅 《歌風台》詩:“屋上龍交生 漢祖 ,山中蛇斬應 秦皇 。”
“秦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和文化内涵的詞語,以下從多角度詳細解析:
專指秦始皇
該詞最早用于指代中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即秦始皇。他通過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等舉措,成為中國封建帝制的開創者。
語言構成
權力與威嚴的代名詞
因秦始皇推行嚴苛律法(如連坐制)、集中軍政大權,後世用“秦皇”形容絕對權威的統治者。
功績與争議并存
文學引用
李白《大獵賦》以“秦皇”與漢武帝并稱,突顯帝王雄才;劉勰《文心雕龍》提及“秦皇滅典”,批判其文化政策。
現代語境延伸
可用于比喻強權領導者或形容某種集權現象,如:“這家公司的管理如同現代版秦皇”。
事件 | 時間 | 影響 |
---|---|---|
滅六國 | 前230-前221年 | 結束戰國分裂 |
稱帝 | 前221年 | 确立皇帝制度 |
修長城 | 前214年 | 軍事防禦工程 |
焚書 | 前213年 | 思想控制措施 |
注:以上曆史事件綜合自
《秦皇》這個詞是指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他建立了秦朝并統一了六國,成為中國曆史上的偉大君主。
《秦皇》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禾”和“白”。它的總筆畫數為17筆。
《秦皇》這個詞的來源是秦始皇的稱號。秦始皇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統一。因此,人們常常稱其為“秦皇”,以示對其功績的尊重。
《秦皇》這個詞的繁體字是「秦皇」。
古時候漢字寫作「秦皇」,字形與現代相同。
1. 秦皇統一六國,開創了中國曆史上的封建帝制。
2. 秦皇陵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之一。
秦皇帝、秦皇陵、秦皇島、秦皇山
秦始皇、嬴政、秦王
秦皇的反義詞沒有明确對應的形式,但可以指代其他曆史時期的君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