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馬牛羊等乳汁制成的酒。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又《禮樂志》雲:‘給太官挏馬酒。’ 李奇 注:‘以馬乳為酒也,揰挏乃成。’……揰挏,此謂撞擣挺挏之,今為酪酒亦然。” 元 李直夫 《虎頭牌》第二折:“可買的這一瓶兒村酪酒,待與我那第二個弟兄祖餞。”
"酪酒"一詞的含義根據不同語境和文獻記載,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指用馬、牛、羊等動物的乳汁發酵制成的酒類飲品,屬于古代傳統乳制酒。其制作方法需通過反複攪動乳汁(稱為"揰挏")進行發酵。例如元代李直夫的戲劇《虎頭牌》中提到的"村酪酒",即指這種民間自釀的乳酒。
在部分成語用法中,"酪酒"被引申為比喻言辭刻薄或刻意挑剔,取其"酸味"特征作隱喻。但此用法在現代語境中較為罕見。
作為古代遊牧民族的特色飲品,酪酒反映了草原民族的飲食文化,元代文獻中常見其作為餞行酒或日常飲品的記載。
建議需要完整古籍引證可查閱《顔氏家訓·勉學》或《漢書·禮樂志》相關注釋。
《酪酒》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酉”(音yǒu),表示與酒相關的事物;第二個部首是“酉”(音nǜ),表示與奶酪相關的事物。這兩個部首一起構成了《酪酒》這個詞的意思。
《酪酒》這個詞分解成了12個筆畫。第一個字“酪”包含了7個筆畫,其中有橫畫、豎畫、點畫和彎畫。第二個字“酒”包含了5個筆畫,其中有橫畫和撇畫。
《酪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中,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酪酒》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酪酒”,兩個字的字形保持了原樣。
古代漢字的寫法也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古時候《酪酒》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是“酴酒”。這種寫法在古文獻中可以見到,但在現代漢字中已經很少使用了。
下面是幾個使用《酪酒》的例句:
1. 他拿起一杯酪酒,暢飲了一口。
2. 這家釀酪工坊專門生産高質量的酪酒。
3. 這款酪酒口感濃郁,回味悠長。
與《酪酒》相關的組詞有酪酥(lào sū)、酪奶(lào nǎi)、酪蛋(lào dàn)等。
與《酪酒》意思相近的詞有奶酒、乳酒、奶酪酒等。
與《酪酒》意思相反的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