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鴻畧 ”。宏大的謀略。 南朝 梁 江淹 《銅劍贊》:“聊舉一概,以明鴻略。” 唐 賈餗 《贊皇公李德裕德政碑》:“公承忠勳之積慶,負鴻畧以繼起。” 明 張居正 《答三邊總督郜文川書》:“順義東歸,終始守約,款順彌堅,皆公之鴻略也。”
“鴻略”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óng lüè,其核心含義指宏大的謀略或卓越的才智,常用于形容策略的高遠與智慧的超群。以下是詳細解釋:
宏大的謀略
源自“鴻”象征大雁的高飛遠翔,寓意氣魄宏偉;“略”指計策、智謀。合指具有遠見和全局性的戰略規劃。
例句:
才智出衆
引申為個人才能卓越,尤其在處理複雜事務時展現的非凡智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3、4)。
《鴻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大略、概要的意思。它可以用來表示對某個事物或情況的粗略理解或描述。
《鴻略》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鳥”和“田”,部首“鳥”位于字的左邊,部首“田”位于字的右邊。它的總筆畫數是16畫,其中“鳥”部首的3畫,而“田”的部分有13畫。
《鴻略》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漢書·律曆志》中,用來描述古代曆法的粗略概述。後來,這個詞擴展到其他領域,表示對事物的大緻了解或總結。
《鴻略》是《鴻略》的繁體寫法,它的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隻是字形上有一些差異。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時候《鴻略》的寫法是“鴻畧”,它在字形上與現代簡體字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1. 我隻是聽了一遍課,對這個主題隻有一個大概的鴻略。
2. 這本書内容太多,我隻能讀一讀書的鴻略。
- 鴻篇巨制:指巨大而重要的著作或文藝作品。
- 略知一二:表示對某個事物略有了解。
- 鳥禽走獸:泛指鳥類和獸類。
大概、概要、梗概、綱要
詳細、詳盡、細緻、徹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