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諧許的意思、諧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諧許的解釋

謂取得一緻而贊許。 清 姚鼐 《祭朱竹君學士文》:“自處京師,君日從語,執拒相諍,卒承諧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諧許”為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詞,其含義可從單字訓诂角度解析。《說文解字》中“諧”本義為“詥”,指言語協調、配合得當,引申為和諧、融洽之意;“許”作“聽言”解,含應允、認可之義。二字連用可理解為“通過協調達成允諾”,特指在雙方意見調和基礎上形成的共同承諾。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未作單獨詞條收錄,但在明清契約文書中可見類似用法,如《徽州文書》中載有“兩造諧許,立契為憑”的表述,指締約雙方經協商達成一緻後籤訂契約。當代語言學家李榮(2002)在《漢語方言詞彙比較》中指出,該組合在吳語區仍保留着“協商允準”的特殊語義。

需要注意的是,“諧許”在現代漢語規範使用中已被“協商同意”“達成共識”等表述取代,屬于曆史文獻中的特殊用法。欲查證具體語境中的語義,建議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或《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諧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諧許(拼音:xié xǔ)指通過協商或讨論後,雙方達成一緻并相互認可、贊許的行為。該詞常用于描述意見或立場統一後形成的共識狀态( )。


二、詞義分解

  1. 諧(xié)

    • 本義為和諧、協調,如“諧音”“諧調”。
    • 引申為诙諧幽默,如“亦莊亦諧”。
    • 另一層含義指事情協商成功,如“事諧”()。
  2. 許(xǔ)

    • 表示認可或應允,如“許可”“許諾”。
    • 亦可指贊許或承諾,如“嘉許”“許配”()。

三、例句與出處


四、其他說明

若需更詳細文獻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集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案劍半恰鼻鈎不敷猜擾蒼華常娥朝理斥力促熟達靈黨駢黨友盜課第三聲斷編殘簡阸窮泛商流羽犯贓鞏衛挂心腸歸甯觚簡顧累佳茗積牍忌恚積絫驚傳久陪九醞積幼開疆拓土骊母令饬麟斾龍草論道經邦邏些馬褡子蠻溪劈荊斬棘平安字前生茸阘掃望螫噬收生贖帖邃峻索望踏虎車童角土隁兔苑萎敗無戎小艇邪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