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徒的意思、金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徒的解釋

古代渾天儀上抱箭指時的胥徒像。用金鑄成,故稱。《文選·陸倕<新刻漏銘>》:“銅史司刻,金徒抱箭。” 李善 注:“ 張衡 《漏水轉渾天儀制》曰:‘蓋上又鑄金銅仙人居左壺,為胥徒居右壺,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時早晚。’” 隋 薛道衡 《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金徒列舊刻,玉津動新灰。” 唐 蕭至忠 《陪幸五王宅》詩:“行漏金徒曉,風煙是觀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徒”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言學材料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典籍記載,“金徒”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一、金屬鑄造的人像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典籍,指用金屬(多為銅)鑄造的拟人化器物,常用于宮廷禮儀或宗教祭祀場景。例如《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的“金人十二”,即由銅鑄造的十二尊人像,象征時辰或方位。此類器物在漢代被視為天文儀器的組成部分,與“銅儀”“漏刻”等計時工具相關聯,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佛教術語中的尊稱

在佛教文化中,“金徒”是對佛像或高僧的敬稱,源于“金身”與“門徒”的組合。《佛教文化大觀》指出,該用法多見于唐代碑刻文獻,如洛陽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題記中,有“鑄金徒以奉佛”的表述,強調以金屬鑄造佛像表達虔誠。此含義與“金容”“金刹”等佛教建築、造像術語形成語義關聯。

需說明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研究時需嚴格依據《漢魏六朝碑刻校注》《唐代墓志彙編》等原始文獻進行考據。對于非專業讀者,建議優先參考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或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中的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

“金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進行辨析:

一、古代天文儀器部件(主流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古代渾天儀上用于指示時間的金屬人像,因其以金銅鑄造得名。該人像呈抱箭姿态,與“銅史”(持冊銅人)共同構成計時裝置。

  2. 功能與出處
    根據《文選·陸倕<新刻漏銘>》記載:“銅史司刻,金徒抱箭。”李善注引張衡《漏水轉渾天儀制》描述,渾天儀左右壺分别鑄有金銅仙人(左壺)和胥徒(右壺),通過手指刻度顯示時間。

  3. 文學引用
    唐代蕭至忠《陪幸五王宅》中“行漏金徒曉”等詩句,均以“金徒”代指計時裝置。

二、引申為傑出人才(少數說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才智出衆的學生或人才”,但此釋義未見于古籍文獻,可能與詞義演變或現代引申有關,需謹慎采用。

建議參考方向
若用于學術研究,建議優先考據《文選》《隋書·天文志》等古籍;若為現代語境使用,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詞義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暗月保和豹韬雹子鬓眉不錯眼補台材行刬車除牆屋達官要人钿翠丁卯發狂芳詞非地附學梗斷更替工資标準黑鳢鴻賓虹蝀鴻雲肓膜讙豗回采呼噪經年噤啞霁夕镌損峻峙來俊蘭夢鱗辏麗矚論谳掄元民辦公助内幹年根雱雱旁喻漂沫輕蔑鰓草賞異舍己為公沈棄事統詩征首望殊風所願探意天離頭秋推佽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