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eeds; tares]∶稂和莠,都是形狀像禾苗、妨害禾苗生長的雜草
(2) [the bads;evildoers]∶比喻害群之人
泛指對禾苗有害的雜草。常比喻害群之人。《國語·魯語上》:“ 子服 之妾衣不過七升之布,馬餼不過稂莠。”《後漢書·王符傳》:“夫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姦軌者賊良民。” 唐 舒元輿 《坊州按獄》詩:“去惡猶農夫,稂莠須耘耨。” 明 姚汝循 《郡齋詠懷》:“棄捐久不理,稂莠将盈疇。”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流品澄清官序肅,稂莠不許侵嘉禾。”
“稂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稂莠”由兩種雜草組成: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國語》《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稂莠》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事物混亂、雜亂無序的狀态。它用來形容人們言行不規範、品德敗壞或事物雜亂無章的情況。
《稂莠》的主要部首是“禾”,它包含了兩個部首:“禾”和“艹”。
《稂莠》的總筆畫數為20畫。
《稂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易經》中的《彖傳》。在《彖傳》中,有一句話是:“離以承志,稂莠菽萏”,意思是火元素承載着人們的願望,而雜亂無序的禾草則象征着人們的世俗欲望和混亂的思想。
《稂莠》的繁體字為「稂羑」。
在古時候,人們使用的漢字寫法和現在略有不同。《稂莠》的古字形是「稂羑」,其中的一個部分「羑」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了。
1. 這個社會充斥着各種稂莠之輩。
2. 這個公司的管理混亂,内部各種稂莠的行為層出不窮。
一些與《稂莠》相關的組詞包括:
與《稂莠》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稂莠》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