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漠然的意思、漠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漠然的解釋

(1) [indifferently;apathetically]∶冷淡地對待,不關心

漠然置之

(2) [quiet]∶寂靜

寂然無聲,漠然不動

(3) [dim]∶茫然

神情有些漠然

詳細解釋

(1).清虛淡泊貌。《莊子·天道》:“ 老子 漠然不應。” 成玄英 疏:“漠然虛淡,何足介懷。”《淮南子·原道訓》:“是故聖人内脩其本而不外飾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澹然無治也而無不治也。”

(2).寂靜貌。《淮南子·修務訓》:“無為者,寂然無聲,漠然不動,引之不來,推之不往。” 晉 夏侯湛 《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使吾子栖遲窮巷。”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七:“然而他們下等社會靜止的生活卻依舊漠然不動,即使稍受同化,卻又是 俄國 式鄉下人的污糟生活。”

(3).冷淡,不關心。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學者亦漠然自以禮樂行政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當知也。” 清 劉大櫆 《乞同裡捐輸以待周急引》:“夫同居同遊,朝夕比近,而災福歡戚,漠然不關於心,其在疏遠者,尚何望乎?” ********* 《文藝與愛國·紀念三月十八日》:“見了十三齡童的赤血在地下踩成泥漿子,反而漠然無動于中,這是不是不近人情?”

(4).茫然,無所知覺貌。《西遊記》第六一回:“那獃子漠然不知,土地亦不能曉,一個個東張西覷,隻在 積雷山 前後亂找。”《清史稿·諸王傳七論》:“迨時移勢易,天方降割,乃以肺腑之親,寄腹心之重,漠然不知陰雨之已至,一發而不可復收。”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惟常言是解,于奧義也漠然。” 魏巍 《東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他點點頭,神情有些漠然,仿佛他的思想還沒有從什麼地方收回來似的。”

(5).廣無涯際貌。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漠然天造與時新,根著浮流一氣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漠然

現代漢語釋義

“漠然”在現代漢語中形容冷淡、不關心的态度。指對人或事物缺乏興趣、情感反應淡漠的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不關心、不在意的樣子”,強調主觀情感的疏離感。

古漢語溯源

“漠”本義指沙漠的廣闊荒蕪(《說文解字》:“漠,北方流沙也”),引申為情感的空寂冷淡;“然”為狀态後綴。二字合成後,最早見于《莊子·天道》:“老子漠然不應”,描述一種超脫世俗的淡然态度。清代《康熙字典》收錄“漠”字釋為“寂無聲”,印證情感層面的沉寂含義。

語義分層解析

  1. 情感維度:表達對事物的無動于衷,如魯迅《彷徨》中“她漠然望着窗外”。
  2. 行為表現:顯性化為回避或沉默,如“他對争議話題漠然置之”(王力《古代漢語》用例)。
  3. 哲學意蘊:道家思想中“漠然”含超然物外的境界,區别于現代用法的消極色彩。

權威用例佐證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張玉書《康熙字典》,清代武英殿刻本
  4.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5.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6.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漠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ò rán,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1.基本含義

指态度冷淡、不關心或不在意的樣子,也可形容寂靜、茫然的狀态。例如:

2.詞源與演變

3.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人對事物缺乏情感投入的狀态,如: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用法(如《莊子》《淮南子》),可參考、9的詳細引證。

别人正在浏覽...

闆腐伧子崇化坊錯指打虎牢龍大模屍樣大孰大豬蹄子電影伐命房靈方桌風規豐儀憤惋觀玩古調詩固定資本詭暴懷望惠劍江沚交首嘉事金翠金汞謹職狂刃窟栊老靠冷破連歡麗空路局眯萋抹胸耐久朋南疆膿瘡抛露輕手輕腳七市人望榮啟期肉圓入鷗扇惑石膏事略稅物爍亮松包宋玉田阗繁通誼土族斡魯朶象棚詳一醯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