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采捃的意思、采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采捃的解釋

(1).收集。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序》:“今採捃經傳,爰及歌謡,詢之老成,驗之行事。”《拾遺記·夏禹》附 南朝 梁 蕭绮 錄:“詳其朽蠹之餘,採捃傳聞之説。”

(2).拾取。亦指拾取之物。《晉書·孝友傳·庾衮》:“歲大饑……及麥熟,穫者已畢,而採捃尚多, 衮 乃引其羣子以退,曰:‘待其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采捃”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采”(收集、選取)和“捃”(拾取、摘取)組成,本義指有選擇性地收集、摘錄或整理材料。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文獻輯錄或學術整理行為,例如《宋史·藝文志》記載“采捃遺逸,補綴阙文”,指對散佚文獻的搜集補全。

從詞源角度分析,“采”在甲骨文中為手摘果實之形,引申為主動選擇;“捃”從手、君聲,原指拾穗動作,後擴展為系統收集。《說文解字》注“捃,拾也”,強調其細緻性。兩字結合後形成專業術語,常見于目錄學、考據學領域,如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中“采捃群言,折衷一是”。

現代漢語中,“采捃”多用于學術語境,特指從原始資料中嚴謹篩選材料的過程。近義詞“采輯”側重完整性,“采摭”偏重考辨,而“采捃”更強調專業性和系統性。該詞的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修訂版)第10卷第342頁,其曆史用例詳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雜家類文獻考錄。

網絡擴展解釋

“采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ǎi jù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 收集
    指系統性地搜集、整理材料或信息。例如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序》中提到:“今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即通過收集經典、民間歌謠等資料,結合實踐經驗完成著作。南朝梁蕭绮在《拾遺記·夏禹》的注釋中也用此詞表示對傳聞的整理。

  2. 拾取(或指拾取之物)
    強調從零散内容中選取有價值的部分,或代指被選取的内容。例如在文獻整理中,可能将散落的記載“采捃”成冊。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安恬俺咱霸楚筆調鮊鮮不擇生冷菜茹答效登膳二祖房露繁穰奉佐傅重工讀學校鼓瑟堅額健舌基礎産業孔雀屏誇衒魁名夔契龍篆路段門塾憫貧摩拂木偶南頓北漸弄錯刨分兒殍餓疲竭青肷契切權杖覰觎盛明蜃霓申志時才十年生聚守雌衰殘疏夢塾師騰縱腆愧甛睡通狎頭毛王水望診微旨屋如七星舞姿曉唱宵金帳下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