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的意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的詳細解釋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的解釋
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輯。中文第1版共四卷。1966年出版。包括1843-1895年的著作和書信。每卷卷末附有注釋、人名索引等。中文第2版共四卷。1995年出版。
詞語分解
- 馬克的解釋 . 德國 本位貨币。. 芬蘭 貨币名。按,英語源于芬蘭語。
- 選集的解釋 選錄一人或多人的著作而成的集子毛 * 選集詳細解釋.集中選拔。《通典·選舉三》:“昔兩 漢 取人必本於鄉閭選之,然後入官,是以稱 漢 為多士;今每歲選集動踰數千人,厚貌飾辭,何可知也?”《舊唐書·唐臨
專業解析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漢語詞典釋義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指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卡爾·馬克思與弗裡德裡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精選集,是系統收錄兩人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核心文獻的權威文集。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術語定義
- 選集: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選集"意為"選錄一人或多人著作而成的集子",強調内容的代表性、系統性。
- 馬克思恩格斯:特指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奠基者,其著作涵蓋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及階級鬥争學說,對社會科學發展具有劃時代影響。
二、内容構成
選集通常包括四類核心文獻:
- 哲學奠基作:如《德意志意識形态》《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奠定唯物史觀基礎;
- 政治經濟學經典:如《資本論》節選、《政治經濟學批判》,揭示資本主義運行規律;
- 科學社會主義綱領:如《共産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闡明無産階級革命理論;
- 書信與短論:如《哥達綱領批判》,補充理論實踐觀點。
三、價值與意義
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載體,該選集具有三重權威性:
- 思想指導性:被中國共産黨列為理論教育基礎文獻,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說明;
- 學術奠基性:其方法論深刻影響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範式;
- 曆史文獻性:收錄的文本(如1848年《共産黨宣言》)是研究近代思想史的一手資料。
來源依據:
- 詞條釋義參考《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及《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崇文書局,2018);
- 文獻内容依據人民出版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四卷本(2012年版)序言及目錄。
網絡擴展解釋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重要著作的精選合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文獻之一。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由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輯,收錄了兩位思想家的經典著作、書信及部分著作節選,系統呈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二、版本信息
- 中文第1版:1966年出版,共四卷,涵蓋1843-1895年的著作和書信,附注釋及人名索引。
- 中文第2版:1995年出版,内容編排更系統,2012年推出精裝版。
- 中文第3版:根據十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修訂,選篇經典且譯文更精準。
三、内容結構
選集分為四卷,按時間順序編排:
- 第一卷(1843-1859年):含《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共産主義原理》等早期著作。
- 第二卷(1857-1871年):包括《資本論》節選及《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 第三卷(1871-1883年):收錄《法蘭西内戰》等巴黎公社相關文獻。
- 第四卷(1884-1895年):含晚年著作及書信,如恩格斯對曆史唯物主義的補充論述。
四、編排特點
- 同一著作的序言、導言與原作合并編排,便于對照閱讀。
- 特别收錄10篇關于中國問題的文章及《資本論》精選章節。
五、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術讨論及政治教育領域,是理解科學社會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文本。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人民出版社或中共中央編譯局出版的紙質版選集。
别人正在浏覽...
霸迹變證才疏志大草土齒豁頭童崇匠傳坐堆房份兒飯豐顔高情厚誼工農聯盟骨朵寒鐘含咀橫疾闳厚花船花衫穢羶回萦婚室獲生踐蹋箭羽檢正交割蛟龍戲水冀北空群絕産牢剌黧黑陵偪鸾觞論主馬如遊龍馬執事旁死霸刨花偏任屏翳锵如錢裡瓊蟾秋種上回生黎申宮釋網耍貨霜缯騰越銅雀瓦兔鈎頽垣廢井托盤天平顯光歇工新出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