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字格的意思、十字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字格的解釋

指五言律詩中颔聯或頸聯每聯十字隻描述一重意思。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一:“ 梅聖俞 五言律詩,於對聯中十字作一意處甚多。如《碧瀾亭》詩雲:‘危樓喧晚鼓,驚鷺起寒汀。’……詩家謂之‘十字格’,今人用此格者殊少也。 老杜 亦有此格,《放船》詩雲:‘直愁騎馬滑,故作泛舟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字格”是漢語詞彙,主要指五言律詩中的一種特殊結構,常見于颔聯或頸聯。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該詞的含義及用法:

  1. 基本定義
    在五言律詩中,每聯由兩句組成,每句五字,一聯共十字。十字格指颔聯或頸聯的十字(即一聯)僅圍繞一個核心意思展開,而非兩句各自獨立表意。例如梅聖俞的詩句“危樓喧晚鼓,驚鹭起寒汀”,上下句共同描繪傍晚亭台景象,形成完整意境。

  2. 曆史淵源與例證
    宋代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首次提出此概念,并列舉梅聖俞、杜甫等詩人的作品為例。如杜甫《放船》中“直愁騎馬滑,故作泛舟回”,十字均圍繞“出行方式選擇”展開,體現凝練集中的表達特點。

  3. 現代應用與拓展
    雖現代詩歌較少沿用此格,但文學研究中仍将其視為古典詩歌修辭的重要技巧。部分學者認為這種結構能增強詩句的連貫性與意境深度。

  4. 其他潛在含義辨析
    個别資料提及“十字格”作為成語,比喻多方受限的困境(如),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撐,建議優先采用詩歌術語的權威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字格》

十字格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十”和“字”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十”字表示數字“10”,表示數目或位置;“字”則表示文字或字符。因此,“十字格”字面意思是“由十個字或字符組成的方格形式的格子或網格”。

拆分部首和筆畫:十字格的拆分部首是“十”和“字”,總共包含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十字格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書法藝術。在古代的字母中,有一種特殊的字體稱為“篆書”,這種字體中的漢字都呈現出方塊形狀,類似于現在的十字格。在篆書中,每個字都被放置在一個方格裡,格子的形狀與大小都是統一的。而現在我們所說的十字格,就是以這種古代篆書字體為藍本并進行了現代化的改編而來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采用直線和彎曲線條相結合的方式,形成美觀的字形。十字格作為一種特殊的書寫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古代的碑刻、書法作品和銘文等藝術形式中。

例句:“這個表格有很多小方格,就像一個十字格。”

組詞:構成于“十字格”的組詞有十字格紙、十字格筆記本、十字格網格等。

近義詞:類似于“十字格”的詞語有格子、方格、網格等。

反義詞:與“十字格”相對的詞彙是無格、無方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