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稂秕的意思、稂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稂秕的解釋

雜草敗禾。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農夫植嘉穀,所務誅稂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稂秕"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種有害農作物的植物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一、單字解析

  1. 稂(láng):指狼尾草,形狀像禾苗但會搶奪作物養分,常用來比喻壞人。《說文解字》中記載其“害苗之草”。
  2. 秕(bǐ):原指中空或不飽滿的谷粒,如“秕谷”。引申為敗壞、無用之物,如成語“秕言謬說”。

二、組合含義 “稂秕”合用有兩種含義:

  1. 本義:田間雜草與空癟谷粒的合稱,代指危害莊稼生長的因素()。
  2. 比喻義:形容無價值的人或事物,例如《後漢書》中曾用“稂秕”暗喻禍國殃民的奸臣。

三、相關詞彙 類似表達還有“稂莠”(lángyǒu),二者常混用,均以雜草比喻社會中的負面存在()。

提示:古漢語中部分詞彙存在異寫現象,“稂秕”在《查字典》中亦作“秕稂”,均指向稻田中的稗草類惡性雜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稂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莊稼的殘缺農作物。下面将對該詞進行相關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稂秕》的拆分部首為禾和禾,總計14個筆畫。 【來源】 《稂秕》是古代農業領域的專用詞語,用來描述莊稼豐收後殘留的稭稈和稻谷的碎粒。稂即指莊稼蔓延茂盛的禾稈部分,秕則指稻谷或谷子的碎粒。該詞語用以描述田地中散落的莊稼殘餘,包含莊稼生長的符號。 【繁體】 《稂秕》的繁體字為「稂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稂秕的字形為「稂」和「禆」的結合。其中,「稂」指稗草,用來比喻莊稼茂盛的禾稈;「禆」則指幹枯的稭稈。古代農民通過這兩個字形的組合,描繪出莊稼的豐盛與殘缺。 【例句】 - 這片稂秕表明農作物已經收割。 - 山谷裡散落着稂秕,映襯出豐收的喜悅。 【組詞】 《稂秕》的組詞可參考以下示例: - 稂稂:形容莊稼生長茂盛。 - 稂服:指農村地區使用的工作服。 - 秕糠:指谷殼和谷皮的殘餘。 【近義詞】 與《稂秕》義近的詞語有: - 禾稭:莊稼生長過程中剩餘的稈。 - 禾杆:指莊稼的幹莖。 【反義詞】 與《稂秕》意義相反的詞語為: - 麥浪:指成熟麥穗隨風飄舞的景象。 - 莊稼豐收:指莊稼種植收成優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