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棘的意思、茨棘的詳細解釋
茨棘的解釋
(1).蒺藜與荊棘。泛指雜草。語出《詩·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鄭玄 箋:“茨,蒺藜。伐除蒺藜與棘。”《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盛林莽之穢,豐鹿兔之藪,傷害農功,地繁茨棘。” 宋 蘇轼 《東坡八首》詩序:“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 清 唐孫華 《治圃》詩之二:“主人既不視,一任茨棘遮。”
(2).喻困難的處境。《後漢書·仲長統傳》:“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閒,無所益損於風俗也。”
詞語分解
- 茨的解釋 茨 í 用茅或葦覆蓋房子:茅茨(用茅草覆蓋屋頂)。茨宇(茅屋)。茨檐。茨門。 蒺藜:茨藿(“藿”,野菜;指以茨藿充饑,引申為粗劣的食物)。 積土填滿:“茨其所決而高之。” 筆畫數:; 部首:艹; 筆
- 棘的解釋 棘 í 酸棗樹,莖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荊棘。棘手(喻事情難辦)。棘刺。棘針。 針形的刺:棘皮動物。 古同“戟”,兵器。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茨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解釋
指蒺藜與荊棘,泛指雜草叢生的環境。
- 語出《詩經·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荒蕪之地,如蘇轼《東坡八首》提到“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
二、比喻義
象征艱險困難或充滿挑戰的處境。
- 《後漢書·仲長統傳》用“茨棘之間”形容清廉之士在困境中徒勞掙紮。
- 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事業、生活中遇到的阻礙或複雜環境。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茨棘之間”指窮苦人家的簡陋居所,但此說法文獻依據較少,需謹慎參考。建議結合權威古籍和語境理解該詞。
網絡擴展解釋二
茨棘這個詞是指一種長着鋒利刺的植物。按照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看,茨棘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茨”部由“艹”和“木”組成,而“棘”部則由“木”和“又”組成。茨棘這個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在繁體中叫作「茨藚」。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茨棘的字形稍有不同,例如「茨」的古字形為「苦木」,表示了茨棘植物的苦澀特性;而「棘」的古字形則為「棥」,形似木頭上長出的刺。
茨棘在日常用語中的例句多用來比喻困難或棘手的問題,例如:“我遇到了一些茨棘的問題,需要仔細思考解決辦法。”
茨棘的組詞有茨藚、荊棘、刺棵等,其中荊棘也指植物刺,與茨棘有相似的含義。而茨棘的反義詞可以是平坦、順利等詞語。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