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丹經的意思、丹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丹經的解釋

講述煉丹術的專書。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凡受太清丹經三卷,及九鼎丹經一卷,金液丹經一卷。” 南朝 梁 江淹 《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 廣成 愛神鼎, 淮南 好丹經。” 明 張居正 《軒皇問道治世長生頌》:“彼異端者流,掇虛崇誕,謂 軒皇 受丹經,傳九品,及服食金液之術,豈不淺之乎闚聖閾哉。” 清 孫枝蔚 《房衍公每以治生養生相勸因有贈》詩:“出門尋羽士,拭幾展丹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丹經是道教文化中的專有名詞,指記載煉丹理論與方法的經典文獻。其核心内涵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字義溯源 《漢語大詞典》将"丹"釋為"朱砂",亦指"道家以丹砂等礦物煉制的藥物"(《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551頁)。"經"在《說文解字》中訓為"織縱絲也",後引申為承載正統思想的典籍。二字組合特指記載煉丹術的權威典籍。

二、學術分野

  1. 外丹經典:以《黃帝九鼎神丹經》《太清金液神丹經》為代表,記載礦物煉丹術。葛洪《抱樸子·内篇》記載"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強調火候控制與物質轉化規律。

  2. 内丹典籍:如《周易參同契》《悟真篇》,将煉丹術哲學化。張伯端在《悟真篇》提出"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愚迷枉擺抛",主張通過修煉精氣神實現生命升華。

三、文獻體系 《道藏》收錄丹經百餘種,形成完整知識系統。《雲笈七籤》将丹經分為"三品":上品言道、中品述法、下品載術,體現理論到實踐的層級結構。《正統道藏》洞神部衆術類收錄《丹房須知》等實操文獻,詳細記載煉丹器具與操作規範。

四、文化影響 《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李約瑟指出:"道家煉丹術實際是原始化學的雛形"。丹經中記載的"伏火法"開創火藥制備先河,"抽砂煉汞"技術推動古代冶金發展。《道藏源流考》統計現存丹經中涉及藥物配伍的方劑超過2000種,為中醫藥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丹經”是道家文化中的重要術語,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丹經”指記載煉丹術的專書,是道家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書籍主要涉及外丹煉制(礦物藥物煉金丹)和内丹修煉(人體精氣神的修煉)的理論與方法。


二、曆史文獻記載

  1. 晉代葛洪《抱樸子》
    提到《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等丹經名稱,反映早期煉丹術的系統化。
  2. 南朝江淹詩句
    “廣成愛神鼎,淮南好丹經”,以文學形式體現丹經在道家文化中的地位。
  3. 明代張居正評述
    批評部分人将黃帝與丹經關聯為“淺之乎窺聖阈”,側面反映丹經在曆史中的争議性。

三、内容與分類

  1. 外丹術
    記載礦物配比、火候控制等煉制金丹的技術,如《周易參同契》。
  2. 内丹術
    以人體為“爐鼎”,通過修煉精氣神達到長生,如鐘呂派、全真教典籍。
  3. 流派發展
    後世衍生南宗、北宗、東派等丹道流派,擴展了丹經的理論體系。

四、字形與讀音


五、文化意義

丹經不僅是技術指南,更融合了道家哲學(如陰陽五行),對中醫、化學(古代火藥研制)等領域有深遠影響。部分内容因帶有神秘色彩,曾被文人質疑。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丹經文獻或流派,可查閱《道藏》等道家經典合集。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襃異笨麴并購碧玉年波路壯闊補苴草茵柴祭撤毀愁懑酬驗賜隱釘是釘,鉚是鉚動心怵目獨自箇峨舸芳翰奮發豐旨咈然傅險格裡曆冠名權扢蒂鴻泥花帽軍惶急诙言江檻竭澤焚薮九共九通衢卷發開荒田考勤簿科甲狂慢苦酷闊客梅杖南谯膩歪清風明月期歲群牧判官十體宿儲鐵響闆梯林惕惕突門罔民皖公山無量五髒顯大校尉蟹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