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結鐵錨和船舶的鐵鍊。《新華文摘》1981年第5期:“我終于放棄了我的追求……在一個陌生的還待得下去的港灣裡抛下了錨鍊。”
錨鍊(máo liàn)是航海術語中連接船錨與船體的金屬鍊條或鋼索裝置,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核心定義
指船舶停泊時連接錨與船體的金屬鍊條或繩索,用于固定船位。錨鍊一端固定于船首錨機,另一端連接船錨,通過抛錨沉入水底産生抓持力,使船舶抵禦風浪、水流等外力影響保持穩定停泊。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86頁。
功能特性
錨鍊具備高強度抗拉性與耐磨性,可緩沖船舶晃動對錨的沖擊力。其長度單位通常以“節”計量(1節約27.5米),根據水深及船舶噸位需釋放足夠鍊長以保證錨抓底效果。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錨鍊”詞條。
結構組成
現代錨鍊由多段鍊環(如肯特環)通過卸扣連接而成,包括普通鍊環、加大鍊環、轉環等組件,末端通過棄鍊器與船體結構固定。
來源:《航海技術名詞》,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34頁。
延伸釋義
廣義上亦指具有固定、穩定作用的類似裝置(如“情感錨鍊”比喻維系關系的紐帶),但此用法屬修辭引申,核心含義仍以航海器具為本義。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102頁。
錨鍊的詳細解釋如下:
錨鍊是連接船舶與錨之間的專用鍊條,主要功能是傳遞錨的抓力并緩沖船舶所受外力。其英文名稱為“anchor chain”或“anchor line”,由高強度金屬材料(如鑄鋼或焊接鋼)制成,具有耐磨、耐腐蝕特性。
在漢語中,“錨鍊”也可比喻固定不變的關系或制度,如例句:“抛下錨鍊”象征停止漂泊、選擇穩定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參數(如單節長度27.5米)或具體工程案例,可參考船舶工程專業資料。
鼇掖白菟薄材策略腸絕臣司蟲鳴螽躍耽樂荅遝軃避多頭鄂君香被恩眄貳郡方天畫戟煩惱障幡然風前月下阜老鍋爐黑人衡立虹吸管護岸林貨法胡作胡為檢督徑寸心金紫銀青計望遽忙竣工拘訊狂虐覽總陋廬路垂面坯兒鳴鵲明誓缗泉瓯金清道夫青由遒峻榮盛三十六體神奧升殿慎檢深明大義黍糕水硫黃順風使船説東道西書塾本挑缺蹄閑三尋偷雞摸狗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