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标的意思、漕标的詳細解釋
漕标的解釋
謂 清 代漕運總督所屬的綠營兵。擔負漕糧的催督、保護等。《清會典·兵部一·尚書侍郎職掌》:“乃頒樞政於天下,凡緑旗兵,在 京 ,則統於巡捕營;十有九省則統於督标、撫标、提标、鎮标、軍标、河标、漕标。”注:“漕運總督所屬緑營為漕标。”
詞語分解
- 漕的解釋 漕 á 利用水道轉運糧食:漕運(舊時指國家從水道運輸糧食,供應京城或接濟軍需)。漕糧。漕河。漕渠。漕船。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标的解釋 标 (標) ā 樹木的末端,引申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記號:商标。路标。标記。标志。标尺。标語。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題。标價。标榜(原為揭示、表明;後引申為宣揚、吹噓)。
網絡擴展解釋
“漕标”是清代與漕運相關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漕标”指清代漕運總督統轄的綠營兵,主要負責漕糧運輸的催督與保護工作。該詞由“漕”(水道運糧)和“标”(清代軍隊編制單位)組成,字面可理解為“漕運系統的軍隊編制”。
二、具體職責
根據《清會典》記載,漕标與督标、撫标等共同構成清代十九省的綠營兵體系,其核心職能包括:
- 催征漕糧:督促地方按時繳納漕糧
- 運輸護衛:保障運糧船隻的河道安全
- 稽查管理:監督漕運流程的合規性
三、曆史背景
漕運作為古代經濟命脈,清代通過設立漕運總督(正二品)統管八省漕政,漕标作為其直屬武裝力量,在維護“南糧北運”體系中具有戰略地位。其建制體現了清代“因事設标”的軍事管理特點。
四、延伸含義
在文學語境中,“漕标”有時被引申為象征性标志,如将漕船旗幟比作漕運系統的象征()。但此用法多見于近現代比喻,非曆史術語原意。
注:如需查閱原始文獻記載,可參考《清會典》及《清史稿·兵志》相關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漕标》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漕标(cáo biāo)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水運渡口或航道燈标。在水運中,漕标用于标示河道的航行方向,提醒船隻避開危險區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漕标》這個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水(氵)和标(⺈)。部首是指字的主要部分或最左邊的部分,而筆畫是指書寫這個字所需要的線條。
來源和繁體
《漕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運輸和貿易依靠水路是很重要的,而漕運就是指水運貨物的一種方法。漕标則是為了保證船隻的航行安全而設立的标志。
在繁體中,漕标的寫法為「漕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而《漕标》這個詞的古代寫法是「漕標」。這種寫法雖然和現代的寫法稍有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沿着漕标航行,你将安全到達目的地。
2. 船隻遵循漕标指引,避開了水中的障礙物。
組詞
一些與漕标相關的詞語有:航道、燈标、船隻、水運等。
近義詞
與漕标有相似意思的詞語包括:航标、導航标志。
反義詞
與漕标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