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耗的意思、省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耗的解釋

五代 時征收田賦的一種附加稅。《資治通鑒·後唐明宗天成元年》:“除夏秋稅省耗。” 胡三省 注:“舊例,夏秋二稅先有省耗,每鬥一升,今後祇納正稅數,不量省耗。”《資治通鑒·後漢隱帝乾祐三年》:“ 章 聚斂刻急。舊制,田稅每斛更輸二升,謂之‘雀鼠耗’, 章 始令更輸二鬥,謂之省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省耗”是五代十國時期征收田賦的一種附加稅,主要作為正稅之外的額外征收項目。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曆史背景

省耗最早出現在五代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最初每鬥稅糧加征一升作為損耗補償。到後漢隱帝乾祐三年(950年),財政官員王章将原本的“雀鼠耗”(每斛稅糧加收二升)大幅提高到二鬥,并改稱“省耗”,成為田賦的主要附加稅之一。

2.征收方式與目的

3.社會影響

4.相關記載

《資治通鑒》明确提到後唐和後漢時期省耗的征收變化,胡三省注疏中亦詳細解釋了其來源與演變。


省耗本質是五代時期官府通過附加稅擴大財政收入的手段,反映了當時賦稅制度的嚴苛與民生的艱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資治通鑒》等史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省耗

「省耗」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省」和「耗」兩個字組成。

「省」字的部首為「⻌」,總共有8畫。它是一個意義豐富的字,既可以作動詞,表示節約、減少的意思;也可以作名詞,表示行政區劃的一種。

「耗」字的部首為「耂」,總共有10畫。它作動詞時表示消耗、使用掉的意思。

這個詞的來源相對較簡單,是根據兩個字的意義組合而成。它的字形和現代漢字一樣,并沒有繁體字的形式。

在古時候,「省」字的寫法與現在相似,但「耗」字在古代會使用「耏」來表示它的音。

一些例句中可以應用「省耗」這個詞語,例如:

1. 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節約資源的重要性,節約用水、省耗電力。

2. 他總是非常節儉,生活上無論是吃飯還是購物都力求省耗。

組詞方面,可以使用「省耗」這個詞來組合其他詞語。例如:

1. 省耗資源

2. 省耗成本

3. 省耗時間

近義詞可以是「節約」、「減少」、「損耗降低」等詞語。

反義詞可以是「浪費」、「增加」、「消耗增加」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