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髡髦的意思、髡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髡髦的解釋

幼年。 元 王恽 《追挽歸潛劉先生》詩:“我自髡髦屢拜公,執經親為發顓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髡髦”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髡”和“髦”兩部分構成,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髡”讀作kūn,本義指剃發,是古代一種刑罰,後引申為剃除頭發的行為;“髦”讀作máo,原指幼兒垂于前額的短發,如《說文解字》中釋為“髪至眉也”,後也用于形容傑出人才(如“髦士”)。二者合稱“髡髦”,可指代兩種含義:

  1. 剃發與垂發的禮儀象征

    《周禮·秋官》提到“髡者使守積”,鄭玄注疏中将其與“髦”關聯,認為髡刑與特定發式相關。古代兒童垂髦以示幼年,成年後行冠禮則需剃除垂髦,這一過程被部分文獻稱為“髡髦”,象征人生階段的轉變(來源:《周禮注疏》)。

  2. 刑罰與身份标識

    在秦漢時期,“髡”作為五刑之一,常與“耐刑”(剃須鬓)并稱。《漢書·刑法志》記載“髡鉗為城旦舂”,指剃發并佩戴刑具服勞役的刑罰,而“髦”在此語境中可能指代被剃除的頭發,成為罪人身份的标志(來源:《中國古代刑罰制度研究》)。

需注意的是,“髡髦”一詞在傳世文獻中用例較少,其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判定。例如《詩經·鄘風·柏舟》毛傳中“髡彼兩髦”一句,朱熹《詩集傳》解釋為“幼時剪發垂眉”的裝束,此處“髡”作動詞使用,與刑罰無關(來源:《詩經注析》)。

網絡擴展解釋

“髡髦”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ūn máo,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一定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基本含義

2.語境與用法

3.權威性參考建議

4.補充說明

建議根據實際使用場景選擇合適釋義,并注意标注來源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隘巷襃豔鼻上壁影層閣長生道無拾遺嘟嘟響阜馬臯夔稿約割裂挂紅歸根結柢貴種耗米合伯鶴拓鲎珠環堵火舟熸滅見聞賤字靜安敬天愛民刊章狼突豕竄老眼離本趣末離鬽鄰村靈蛇珠龍章鳳姿胪雲名川農桒牽腸割肚怯官漆面清福赇托祛退讓果惹亂子三八作風三階實際情況收息庶女説海口淘換題序隤圮挽牽微報我武惟揚夏海憲法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