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髡髦的意思、髡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髡髦的解释

幼年。 元 王恽 《追挽归潜刘先生》诗:“我自髡髦屡拜公,执经亲为发顓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髡髦”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髡”和“髦”两部分构成,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髡”读作kūn,本义指剃发,是古代一种刑罚,后引申为剃除头发的行为;“髦”读作máo,原指幼儿垂于前额的短发,如《说文解字》中释为“髪至眉也”,后也用于形容杰出人才(如“髦士”)。二者合称“髡髦”,可指代两种含义:

  1. 剃发与垂发的礼仪象征

    《周礼·秋官》提到“髡者使守积”,郑玄注疏中将其与“髦”关联,认为髡刑与特定发式相关。古代儿童垂髦以示幼年,成年后行冠礼则需剃除垂髦,这一过程被部分文献称为“髡髦”,象征人生阶段的转变(来源:《周礼注疏》)。

  2. 刑罚与身份标识

    在秦汉时期,“髡”作为五刑之一,常与“耐刑”(剃须鬓)并称。《汉书·刑法志》记载“髡钳为城旦舂”,指剃发并佩戴刑具服劳役的刑罚,而“髦”在此语境中可能指代被剃除的头发,成为罪人身份的标志(来源:《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研究》)。

需注意的是,“髡髦”一词在传世文献中用例较少,其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判定。例如《诗经·鄘风·柏舟》毛传中“髡彼两髦”一句,朱熹《诗集传》解释为“幼时剪发垂眉”的装束,此处“髡”作动词使用,与刑罚无关(来源:《诗经注析》)。

网络扩展解释

“髡髦”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ūn máo,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存在一定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1.基本含义

2.语境与用法

3.权威性参考建议

4.补充说明

建议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选择合适释义,并注意标注来源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昂屹包青天不落彩灰酒层折赤凤皇来摛光驰名当世赤萍粗毛叨絮达书邮洞豁独舂二皇服劲隔绝毂绾毫不介意红衣主教僭端检练歼灭兼行教材家冤解去金翿军约匡扶旷土烂银盘梁闇良娣立地离皮纶扉铆钉迷夺磨励内外有别黏连盘据黔细轻玩穷昊奇邪人工授精设警升极绳锯木断深微侍班十二指肠诗妖龆绮投稿稳慎五星聚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