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鶴拓的意思、鶴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鶴拓的解釋

唐 時 南诏 的别名。 唐 胡曾 《代高骈回雲南牒》:“不知 鶴拓 ,唯認 苴咩 ,尚呼 南詔 之佳名,豈見大朝之美號。”《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诏上》:“ 南詔 ,或曰 鶴拓 ,曰 龍尾 ,曰 苴咩 ,曰 陽劍 。” 清 顧炎武 《李生符自南中歸檇李三年矣追惟壯遊兼示舊作》詩:“一卷别南中,孤帆自歸去。文飛 鶴拓 雲,墨染 且蘭 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鶴拓是中國古代對南诏國的别稱,特指唐代西南地區以大理為核心的政治文化區域。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樊綽《蠻書》記載:"南诏本名鶴拓,其後亦自稱大封民",其語義承載着三重文化内涵:

一、地理溯源 《新唐書·南蠻傳》記載南诏王閣羅鳳"改國號曰鶴拓",源于蒼山洱海間"山形如鶴舒翼"的地貌特征。大理壩子東臨洱海,西倚蒼山十九峰,其輪廓恰似展翅白鶴,故以象形得名。

二、佛教隱喻 《白古通記》載觀音菩薩"化現白鶴,開辟疆土"的傳說,反映南诏政權将佛教聖迹與政治合法性相融合的意識形态。這種"鶴足拓土"的佛教叙事,成為南诏王室鞏固統治的精神符號。

三、民族記憶 雲南大學曆史系教授林超民在《南诏國史》中指出,"鶴拓"承載着白族先民對蒼洱文明的集體記憶,其發音"hè tuò"在白語中對應"水邊平地",印證該詞源于古代白族語彙的音譯轉寫。

該詞在宋代《大理行記》、元代《雲南志略》等文獻中持續沿用,至明代楊慎《滇載記》仍稱大理"世稱鶴拓",成為标識雲南曆史文化的特殊地理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鶴拓”是唐代對南诏國的别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鶴拓”指中國唐代西南地區政權南诏國的别名,屬于曆史地理名詞。該詞由“鶴”與“拓”組成:

二、文獻依據

  1. 唐代典籍:胡曾《代高骈回雲南牒》提到“鶴拓”與南诏的關聯,《新唐書·南蠻傳》明确記載“南诏,或曰鶴拓”。
  2. 清代引用:顧炎武詩中“鶴拓雲”等表述延續了這一别稱的使用。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唐代至清代的詩文、史書,指代南诏政權或西南地區,如“文飛鶴拓雲”(清·顧炎武)。

四、其他别名

南诏在不同文獻中還有“龍尾”“苴咩”“陽劍”等别稱(綜合、4、5)。


如需進一步了解南诏曆史或地名演變,可參考《新唐書》等史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凹鏡班狄本山不僅...而且部帖逋谪倡答成風陳修戴竿大曆體颠米扂楔底細鬥陣薾靡梵服翻舊賬封駮鳳蓋風谷峰嶺蓋娅高尚娴雅根氣花蘂畫心紙畫一之法魂幡盡死錦駝近正急言獧捷朘損距難軍犬匡振昆鄧寮吏臨財靈蠵履虛門樞嗯哪暖塵攀染品格千裡駒起股氣質人燈食米睗睒庶人風俗議歎喟豚臑想着險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