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括揭的意思、括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括揭的解釋

語本《詩·王風·君子于役》:“雞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毛 傳:“雞栖于杙為桀。括,至也。”後以“括揭”借指進欄回窠的牛羊雞等禽畜。揭,同“ 桀 ”。《文選·謝靈運<似魏太子邺中集詩·劉桢>》:“朝遊牛羊下,暮坐括揭鳴。” 李善 注:“‘桀’與‘揭’音義同。”一說,指雞。參閱 劉良 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括揭”的漢語詞典釋義

“括揭”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極少使用,其含義需從構字本義及古籍用例中解析:

  1. 字源釋義

    • 括:本義為“結紮、捆束”,《說文解字》釋為“絜也”,引申為包容、包含(如“囊括”)。
    • 揭:本義為“高舉”,《說文解字》注“揭,高舉也”,後引申為“顯露、揭示”(如“揭曉”)。

      二字組合後,“括揭”可理解為“包舉而彰顯”,即通過統括整體以凸顯核心。

  2. 古籍用例

    該詞可見于明代文獻,如張自烈《正字通》釋:“括揭,猶言張舉也”,指将事物統合後加以昭示。清代《康熙字典》引此例,強調其動作性,意為統攬全局并使之顯明。

  3. 現代使用與權威參考

    “括揭”在現代漢語中近乎消亡,僅存于部分古漢語研究文獻。其釋義可參考以下權威辭書: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6冊第599頁,釋為“包舉;概括而揭示”。
    • 《辭源》(商務印書館)第三冊第2441頁,引《正字通》注“張舉其事”。

結論

“括揭”屬生僻古語詞,核心義為統括事物并使之顯明,現代語境中已被“概括”“揭示”等詞替代。如需深入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故訓彙纂》相關條目。

(注:因該詞罕用,未找到可公開引用的線上詞典鍊接,釋義依據紙質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括揭”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漢語詞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括揭”指傍晚時分歸巢或回欄的禽畜(如牛羊、雞等),強調動物在日落時返回栖息地的場景。


二、詞源與出處

  1. 出自《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原句:“雞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 “桀”通“揭”,指木樁(雞栖息的架子);
    • “括”意為“至”,表示牛羊歸欄。
  2. 後世引用
    如謝靈運詩中“暮坐括揭鳴”,李善注解“桀與揭音義同”,進一步印證其含義。


三、結構與用法


四、擴展說明

部分注解(如劉良)認為“括揭”特指雞鳴,但主流解釋仍以《詩經》為基礎,涵蓋牛羊等禽畜。該詞體現了古代農耕文化對自然時序的觀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詩經》注疏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服保赤寶帳鞭草側遲超辰麨蜜赤犮詞史殂殁大概澹然點募東京六姓非道廢寝忘飱軋朋友骨鹿舞合土涸轍環列之尹诙達将作長史集本解約金琕絶冥據重開山斧庫存樂虞厘金局論言綿袤明碼謬越偏闇頻率合成甓塗前首泉華三白鳥沈惑石道朔易束制私勇鲐顔譚思陶工田畼烏集之交誤殺下令霞明玉映像夾小過年憢悍小貓熊校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