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鞭草的意思、鞭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鞭草的解釋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一:“ 神農 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號 神農 也。”後因以“鞭草”為嘗百草、知性味的典實。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昔者,萬人疾疫, 神農 鞭草而救之;四維凋瘵, 夏禹 刊木以除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鞭草為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釋義:

一、植物名

指一種可入藥或作鞭具材料的草本植物。《漢語大詞典》記載,其莖稈柔韌,古代常取其纖維編織馬鞭或農具,故得名。該植物多生于濕潤地帶,葉片呈披針形,夏季開淡紫色小花,根部具有清熱解毒功效。

二、傳說中的神異植物

古籍《太平禦覽·卷九九五》引《異苑》載,鞭草為一種“能指方向”的靈草。傳說行軍途中若遇迷途,此草莖稈會自然指向南方,故被賦予“指南草”之名。此說多見于民間志怪故事,反映古人對自然現象的神化解讀。

需注意,現代植物學中無明确對應“鞭草”的物種,其釋義多存于文獻及文化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鞭草”是一個具有典故色彩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典故來源

“鞭草”最早出自晉代幹寶《搜神記》卷一,記載神農氏“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即通過鞭打草藥來辨識藥性。這一傳說成為後世“嘗百草、知性味”的象征性典故,如唐代王勃在《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中引用此典,将神農鞭草與夏禹治水并列為救世之功。

二、核心詞義

  1. 本義:指代神農氏辨識百草藥性的行為,強調對植物特性的探索和掌握。
  2. 引申義:用于比喻對事物本質的深入研究或廣泛涉獵,如形容學者“鞭草之功”即指其博學廣識的能力。

三、現代使用與争議

部分詞典(如)提到“鞭草”被解釋為“水邊高大草木,比喻才能品德超群”,但此說法未見于多數權威古籍和主流文獻,可能與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有關。建議在正式語境中優先采用與神農典故相關的釋義。


“鞭草”主要承載着中華文化中神農嘗百草的智慧象征,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深入溯源,可參考《搜神記》原文及唐代詩文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挨晩暗澹百葉竹吧喳辯章布達稠衆從兵打閃颠顔多壽貳離飜手诽诋攻罰旱田橫烈和喜紅包花帳慧門奸權簡憲計辦借翫鲸吼亢炎磕撲撲刻陗孔殷烈铮铮靈玑硉硉明丢丢貧道淺俗輕敲緩擊契爺去耦鋭勢善職神差鬼遣十八路食蘗屍臣耍燕九説天良數衆寺寝四始松扃送子娘娘外強中乾剜肉補瘡韋編五丁烏臘草蕪蒌粥汙罇抔飲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