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傳天子6*宮室有五門,庫門是其最外之門。《禮記·郊特牲》:“獻命庫門之内,戒百官也。” 鄭玄 注:“庫門,在雉門之外,入庫門則至廟門外矣。”《孔叢子·問軍禮》:“天子素服哭于庫門之外三日。”
(2).為諸侯宮外三門之一。《禮記·明堂位》:“大廟,天子明堂;庫門,天子臯門;雉門,天子應門。” 鄭玄 注:“言廟及門如天子之制也。天子五門:臯、庫、雉、應、路。 魯 有庫、雉、路,則諸侯三門與!”參見“ 五門 ”。
(3).倉庫的門。《清會典事例·戶部·庫藏》:“又護軍十名,留於庫門外巡邏。”
(4).複姓。見《通志·氏族五》。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庫門漢語 快速查詢。
“庫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天子宮室的最外之門
古代天子宮殿設有五道門,庫門是最外層的第一道門,具有禮儀和行政功能。例如《禮記·郊特牲》記載“獻命庫門之内”,鄭玄注解釋其位于雉門外側。
諸侯宮外三門之一
諸侯的宮室設三門,庫門為其外門之一,規制低于天子。《禮記·明堂位》提到“庫門,天子臯門”,說明諸侯庫門對應天子的臯門。
倉庫的門
字面指儲存物品的倉庫出入口,如現代語境中的“車庫門”“材料庫門”。
複姓
作為姓氏,源自《通志·氏族五》,但現今較為罕見。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記載與現代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庫門》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名詞,表示倉庫或儲藏所的出入口。
《庫門》這個詞的部首是“門”(mén)。
它的總筆畫數為10。
《庫門》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漢語,形成于古時候。它的構成是将表示“倉庫”的“庫”字與表示“門”的“門”字組合而成。
《庫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庫門」。
在古代書寫中,漢字《庫門》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寫法為「庫門」。
1. 他們将貨物從《庫門》搬了出來。
2. 每天早晨,他打開《庫門》準備開始新的工作。
1. 倉庫(cāng kù):儲存貨物的地方。
2. 閘門(zhá mén):河流、運河或水道上的門。
3. 大門(dà mén):大型建築物出入口。
4. 籬門(lí mén):圍牆中的小門。
1. 出入口(chū rù kǒu):表示可以進出某個地方的通道。
2. 入口(rù kǒu):進入某個地方的通道。
封閉(fēng bì):表示關閉或封住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