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h deeply] 深深地歎氣
“喟然長歎”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含義與用法:
1. 讀音與結構
2. 核心含義 指因内心感慨、無奈或悲傷而發出深沉的歎息,常帶有無力改變現實的怅惘。例如《論語·子罕》中顔淵感歎孔子學問高深時“喟然歎曰”,即是對仰慕與自愧的複雜情感表達()。
3. 使用場景
4. 近義詞與延伸
注意: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濫用。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論語》原文或文學典籍。
《喟然長歎》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喟然”和“長歎”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喟然”由“口”和“田”兩個部首組成,總共9畫。
· “長歎”由“長”和“口”兩個部首組成,總共8畫。
來源:
《喟然長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其中,“喟然”意為深深地歎息,表示内心的悲傷、憂愁或沉思;“長歎”意為長時間地歎息,表示由内心深處發出的歎息聲。
繁體寫法:
繁體字中,“喟然”則為「嘆然」,“長歎”則為「長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喟然長歎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如《康熙字典》中的會意字寫法為「籲耳紿又。田字以為口似在言也」。
例句:
1. 他默默地喟然長歎,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
2. 在大海邊,我不禁喟然長歎,感歎着宇宙的浩渺。
3. 面對困難,她深吸一口氣,然後長歎一聲,決心堅持下去。
組詞:
1. 悲喟長歎
2. 唉聲歎氣
3. 歎為觀止
近義詞:
1. 哀怨
2. 歎息
3. 感傷
反義詞:
1. 歡笑
2. 欣喜
3. 滿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