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事必躬親。《管子·君臣上》:“是故知善,人君也。身善,人役也。” 石一參 今诠:“身善,謂身行善事,善必躬行。” 郭沫若 等集校:“身善,言事必躬親。”
“身善”一詞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主要釋義,需結合具體出處和時代背景理解:
出自《管子·君臣上》,指君主或管理者應當親自踐行善政: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收錄了另一層含義:
注:兩種釋義的差異反映了語言演變特點,建議使用時标明出處以避免歧義。
《身善》是一個以身體有益于人類為主題的詞語。其拆分部首為“自心”和“口”,分别代表着自己的内心和言辭。拆分的筆畫為8畫。
這個詞語的來源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尚書·周書·原命》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等古代文獻。它表達了一個重要的道德觀念,即人們應該在行為和言辭上保持善良,對待他人友善。
在繁體字中,身善被寫作「身善」,拆分部首和筆畫都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身善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隻是字形比較古樸,沒有現代漢字那樣的簡化。古代人們更注重字形的書寫美感和認識。現代漢字的簡化是為了方便書寫和閱讀。
一些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身善。例如:
1. 身善者,内心善良,行為正直,是受人尊敬的人。
2. 他的身善使他成為了這個社區的典範。
3. 身善是每個人應該追求的美德。
身善的一些組詞包括:
1. 身心善:既保持内心善良,又注重身體健康。
2. 身善可貴:表示身善的價值很高。
3. 身善言辭:指在言辭上保持善意和友善。
身善的近義詞有:善良、德行、仁慈。
身善的反義詞有:惡劣、邪惡、殘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