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闳的意思、九闳的詳細解釋
九闳的解釋
天庭的大門。《漢書·揚雄傳下》:“不階浮雲,翼疾風,虛舉而上升,則不能撠膠葛,騰九閎。” 顔師古 注:“九閎,九天之門。” 清 黃景仁 《平定兩金川》詩:“天怒赫斯開九閎,桓桓禦武厥命卿。”
詞語分解
- 九的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闳的解釋 闳 (閎) ó 巷門。 宏大:闳大廣博。闳言崇議(指議論宏遠)。 姓。 筆畫數:; 部首: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九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讀音:jiǔ hóng(拼音)
- 結構:“九”為獨體字,“闳”為半包圍結構
- 本義:指天庭的大門,象征通往極高境界或神聖之地的門戶。
2.出處與引證
- 源自《漢書·揚雄傳下》:“不階浮雲,翼疾風,虛舉而上升,則不能撠膠葛,騰九闳。”
- 唐代顔師古注解為“九天之門”,進一步強化其神話色彩。
3.文學用例
- 清代黃景仁在《平定兩金川》中化用:“天怒赫斯開九闳,桓桓禦武厥命卿。”
- 多用于形容超凡脫俗或氣勢恢宏的意象。
4.延伸理解
- “九”在古漢語中常表極數(如九天、九州),象征至高或廣袤;
- “闳”本義為宏大之門,組合後更強調神聖、莊嚴的意境。
5.現代使用
- 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原文或古代注疏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九闳的含義及相關信息
段落1(h2标籤):九闳的意思
九闳(jǐu hóng)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原指九個大門洞開的狀況,後來引申為指氣勢磅礴、宏偉壯觀的場面或形勢。
段落2(h2标籤):拆分部首和筆畫
九闳的部首是門(門)+王,共有12個筆畫。
段落3(h2标籤):來源
九闳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九歲》一詩中,描述了九個門洞敞開的景象,以表達統治者高度權力的意象。
段落4(h2标籤):繁體字
九闳的繁體字為「九閎」。
段落5(h2标籤):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九闳的古代寫法可以參考篆書、隸書等字體。這些字體的書寫形态在現代已經不常見,大緻可了解為「九閎」的樣式。
段落6(h2标籤):例句
1. 這座宮殿建築宏偉壯觀,真可謂是九闳之景。
2. 他的氣場十分強大,充滿九闳之勢。
段落7(h2标籤):組詞
九闳沒有常見的組詞。
段落8(h2标籤):近義詞
與九闳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氣勢恢弘、豪華壯麗、宏大龐雄等。
段落9(h2标籤):反義詞
與九闳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庸俗平庸、狹隘小氣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