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代越庖俎的意思、代越庖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代越庖俎的解釋

《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成玄英 疏:“庖人,謂掌庖廚之人,則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屍者,太廟中神主也。祝者,則今太常太祝是也,執祭版對屍而祝之,故謂之屍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後因以“代越庖俎”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陳天華 《獅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麼代越庖俎,還他箇一矢雙穿。”參見“ 越俎代庖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代越庖俎”是一個漢語成語,與“越俎代庖”同義,均比喻超出自身職責範圍,越權處理他人事務。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例句:

    • “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麼代越庖俎,還他箇一矢雙穿。”
    • “管理者若越俎代庖,反會擾亂團隊分工。”
  2. 近義詞:包辦代替、喧賓奪主
    反義詞:各司其職、恪盡職守


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莊子·逍遙遊》原文及曆代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代越庖俎》的意思

《代越庖俎》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能夠出色地勝任某項工作或事務,尤指在烹饪方面有出色的技藝和才能。具體指他繼承和傳承了代代相傳的宮廷美食制作技術,能夠做出非常美味的佳肴。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代越庖俎》這個成語由五個字組成:

1. 代(dài):由“人”和“弟”兩個部首組成,共4筆。

2. 越(yuè):由“走”和“足”兩個部首組成,共7筆。

3. 庖(páo):由“廣”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共6筆。

4. 俎(zǔ):由“人”和“足”兩個部首組成,共6筆。

來源和繁體

《代越庖俎》原本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是古代中國齊國的一則故事。這個故事在成語典故中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一領域有着卓越的才能和技藝。

在繁體字中,《代越庖俎》的寫法是《代越庖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有所變化,如庖寫作“廚”,俎寫作“靻”。

例句

1. 他在烹饪方面真是《代越庖俎》,每道菜都做得非常美味。

2. 她繼承了家族的烹饪技術,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代越庖俎》。

組詞

代人奉使、越俎代庖、代人受過、代人承諾、越俎之契

近義詞

繼承家學、繼往開來、技藝超群、精通一門

反義詞

初學者、生手、一知半解、門外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