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忽;耽誤。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二:“因辦釐而曠誤職守,既恐莫肅官常;因辦釐而儕伍商民,更覺有乖治體。” 鄭觀應 《盛世危言·郵政上》:“遇有軍務,羽檄飛馳,又必增設驛馬,公家之費累萬盈千,而積弊所叢,時虞曠誤。”
“曠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uàng wù,其核心含義為因疏忽、懶散或荒廢而導緻事務拖延或失敗。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因懈怠、疏忽或荒廢時間,使得工作、學習等事務被耽誤或未能完成。例如:“因沉迷遊戲而曠誤學業”。
構成分析
適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因懶散、不負責任造成的拖延或失敗,如學業、工作、職責等。
例句:“他因曠誤職守,被上司嚴厲問責”。
文獻例證
清代朱克敬《瞑庵雜識》提到“因辦釐而曠誤職守”,鄭觀應《盛世危言》亦用此詞描述因疏忽導緻的公事延誤。
如需進一步了解“曠”的引申含義(如“空曠”“曠達”),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曠誤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曠和誤。
曠誤的部首是日,表示與時間、太陽有關。曠的拼音是kuàng,部首是日,筆畫數為5。誤的拼音是wù,部首是讠,筆畫數為9。
曠誤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當時寫作「曠誤」。其中,「曠」指的是遼闊、廣大的意思,「誤」則表示錯誤、失誤。合在一起,形成了「曠誤」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曠誤的寫法保留了原字形:「曠」和「誤」。
在古時候,曠誤的寫法也有所不同。《說文解字》中将曠誤寫作「曠」和「誤」,分别表示廣大和錯誤。這種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但意思相同。
以下是一些含有曠誤的例句:
1. 我因為曠誤了火車,所以遲到了。
2. 别再曠誤時間了,要好好在工作上努力。
曠誤的近義詞包括:誤事、夙咎、迷誤。
曠誤的反義詞有:準确、及時。
曠誤可以組成的詞語有:曠日持久、曠若發蒙、誤入歧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