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在今 遼甯省 西北部 老哈河 與 西拉木倫 河合流處,為 契丹 部族的發祥地。《遼史·地理志一》:“有 木葉山 ,上建 契丹 始祖廟。” 清 吳偉業 《贈陸生》詩:“嗟君時命劇可憐,蜚語牽連竟配邊。 木葉山 頭悲夜夜, 春申浦 上望年年。”
木葉山是契丹民族的重要曆史地名,其解釋如下:
“木葉”為契丹語音譯,意為“高山”。該山是契丹部族的發祥地與精神聖地,契丹人在此進行祭祀活動,山上建有始祖廟。
現代地理學界定位于内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蘇鎮境内,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交彙處(北緯43°19′,東經120°08′)。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遼代永州(今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蘇木東南)即包含木葉山區域。
學術界對其具體位置存在多種觀點,包括“兩河交彙說”“海金山說”“天山說”等,但主流支持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交彙處的考證結論。
(注:完整學術讨論可參考、10等來源)
《木葉山》這個詞是一個常見的地名,指的是一座以"木葉"為主要植被的山。通常,它表示一個山坡或山峰上覆蓋着茂密的樹葉,給人一種綠意盎然的美麗景象。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用來形容森林覆蓋率高或生态環境優美的地區。
《木葉山》的字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葉"和"山"。其中,"木"是表示木材的部首,"葉"則是表示葉子的部首,"山"是表示山的部首。
《木葉山》的拼音為:mù yè shān。
《木葉山》共有11個筆畫,依次是:橫(一)、豎(一)、橫(一)、橫(一)、橫鈎(一)、橫折(一)、橫撇(一)、橫折(一)、豎彎鈎(一)、豎(一)、橫鈎(一)。
《木葉山》的繁體字為「木葉山」。在古時候,可以使用「杳」字替代「葉」字,形成「木杳山」,意為林木茂盛的山。
1. 這座城市的西南部籠罩在《木葉山》中,是個空氣清新的地方。
2. 我們一行人決定去《木葉山》徒步旅行,欣賞自然美景。
- 木葉林:指的是茂密的樹葉覆蓋的森林。
- 山林葉落:形容秋天山林中的樹葉紛紛落下的景象。
近義詞:茂葉山、翠葉山。
反義詞:石山、荒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