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蕭膋的意思、蕭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蕭膋的解釋

(1).香蒿和脂膏。祭祀時兩物焚燒可以産生馨香。 唐 劉禹錫 《彭陽侯令狐氏先廟碑》:“籩甒在堂,蕭膋在庭。”

(2).借指焚香祭祀。 清 劉大櫆 《程氏宗祠碑記》:“于時降登,于時興俛,于時蕭膋,于時燕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蕭膋”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和特定語境中。根據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本義:香蒿和脂膏

2.引申義:焚香祭祀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出處或擴展閱讀,建議參考《全唐文》《清人文集》等古籍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蕭膋的意思

《蕭膋》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多用于形容某人相貌悲涼、蒼白無力的樣子。比喻人的面容或神态無精打采、消瘦、憔悴。與“憔悴”、“蕭條”等詞意思相近。

拆分部首和筆畫

《蕭膋》由兩個漢字組成:蕭(草木部首,共11個筆畫)和膋(肉字旁,共14個筆畫)。

來源

《蕭膋》最早出自《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對唐代宰相蕭侗的描述:“面皮如抽筋之狀,以千百萬計。謂之蕭膋。”

之後,《蕭膋》逐漸在文學作品中出現,廣泛運用于描寫人物的相貌和精神狀态。

繁體

《蕭膋》的繁體字為「蕭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蕭僂」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蕭」字的「彡」部寫得更加明顯,而「膋」字的「冫」部寫得更加扁平。這些差異主要是因為古代的書寫樣式和演變所緻。

例句

1. 他面容冷峻,一副蕭膋的樣子。

2. 這段日子過得很艱難,他已經蕭膋得看不出過去的風采。

組詞

蕭然、蕭瑟、蕭疏、膋倒

近義詞

憔悴、枯槁、消瘦

反義詞

英武、肥胖、容光煥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