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匡時濟俗的意思、匡時濟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匡時濟俗的解釋

匡救時世。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故 禹 拜昌言而嘉猷罔伏, 漢 徵極諫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亦作“ 匡時濟世 ”。 清 蔣士铨 《冬青樹·卻聘》:“今 枋得 不祥如此,不過是素守虀鹽慣,莫認做匡時濟世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匡時濟俗”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uāng shí jì sú,其核心含義是匡正時局、改善社會風氣,使之回歸正道。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

“匡”指糾正,“濟”指救助,合起來表示通過努力挽救動蕩的社會局勢和不良風氣,引導其走向正軌。

2.出處

出自唐代元稹的《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一道》:

“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漢征極谏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
(意為:大禹因采納良言而治國策略完備,漢代因廣納谏言而文教興盛,以此匡正時局、救助世風,無不遵循此道。)

3.結構與用法

4.例句

5.近義詞

補充說明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境,表達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常見于曆史、政治或文化相關的論述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唐代元稹的策論或相關曆史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匡時濟俗》的意思

《匡時濟俗》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糾正時弊、救濟民衆。它強調要修正社會上不良的風氣和道德風尚,同時提供實際的幫助和救助給需要的人們。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匡時濟俗》的拆分部首是“匚”和“廾”,部首“匚”在現代漢字中可以表示醫、誇、呀等字;部首“廾”在現代漢字中可以表示邁、巽、卍等字。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和繁體

《匡時濟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古代的繁體寫法為「匡時濟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人們寫漢字的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寫漢字一般使用毛筆,先畫輪廓再填充顔色。因此,古代漢字的線條較為簡單,沒有現代字體那麼豐富和複雜。同時,在古代的紙張上寫字,往往會有一些泛紙的效果。

例句

他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真正做到了匡時濟俗。

組詞

亂世匡時、匡扶不幸、時常濟世

近義詞

救國救民、拯救時局

反義詞

擾時亂世、沉溺世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