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引的意思、道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引的解釋

(1).一種傳統的養生方法。運用呼吸俯仰、肢體屈伸、意念活動或局部按摩等使體内血氣暢通,促進身體健康。《莊子·刻意》:“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 成玄英 疏:“導引神氣以養形魂。” 陸德明 釋文:“音導。”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雖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藥,可得延年,不免於死也。”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這是古人所說的‘道引’,今人所說的氣功。”

(2).在前引導;前導。《周禮·夏官·太仆》“王出入,則自左馭而前驅” 漢 鄭玄 注:“前驅,如今道引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白蛇》:“閉戶窺於簾隙,見儀衛道引甚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引"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本義 "道"指路徑、規律,"引"為牽引、引導,二字組合最早見于先秦典籍,表示循自然規律而行的引導方式。《漢語大詞典》将其注釋為"遵循自然法則的導引方法"(來源:《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該釋義源于《莊子·刻意》中"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的記載,展現其與養生修身的密切關聯。

二、導引術專指 在傳統醫學體系中特指肢體運動與呼吸配合的養生技術,《黃帝内經太素》注曰:"導引,謂熊經鳥伸、五禽戲等,近愈痿躄萬病,遠取長生久視也"(來源:《黃帝内經》注釋文獻)。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佐證了該技法在秦漢時期已形成完整體系,涵蓋44種仿生導引術式。

三、哲學引申義 道家典籍中延伸為"以道為引"的修行理念,《雲笈七籤》載:"道引陰陽,注想三田"(來源:道教典籍《雲笈七籤》),此處強調通過意念引導體内氣息運轉,實現天人合一的修煉境界。這種釋義在唐宋内丹學派著作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四、現代語義流變 當代《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雙重釋義:①古代強身祛病的方法,相當于醫療體操;②引導、開導(來源:第3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後者常見于文學語境,如"道引迷途者歸正"的比喻用法,但使用頻率低于前者。

網絡擴展解釋

“道引”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主要分為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傳統養生方法(核心含義)

指中國古代通過調節呼吸、肢體運動及意念活動來促進健康的養生術,具有醫療和保健功能。

  1. 動作特征:包含俯仰、屈伸等肢體動作,結合呼吸調節(如《行氣玉佩銘》記載的呼吸法),以及局部按摩。
  2. 曆史淵源: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莊子·刻意》提到“道引之士,養形之人”,漢代張良曾通過道引術調養身體(《漢書·張良傳》記載)。
  3. 發展形式:後世演變為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系統化健身套路。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導引圖》,以彩繪形式記錄了44種導引術式。

二、引導/前導(次要含義)

作為動詞時,表示在前方引導或帶領,例如《史記》中“道引百官”的用法,此義項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

補充說明

“道引”與“導引”為異形詞,現代規範詞形為“導引”,但在古籍中兩者通用。該詞體現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強調通過自主調節實現氣血暢通,至今仍在中醫和氣功領域傳承。

别人正在浏覽...

霸權不懈愁發創作初賽摧鋤雕蟲手凍瘃動字端門惡詫毦藤發痗飯後夫襓閣主工業建築鹳鵲樓慣事寡姊貴齊顧攬鼓員話裡有刺回春妙手渾渾渾脫囊狐肷齎操迹索肌體軍訓懼然抗隱考程枯黧萊孱利毓冕帶面相迷蔽名将泯沒密司内應牛山木秾茂盤袅前窩勸世屈行若迺飒然殺敵緻果扇籠時學雙赢霧绡陷瑕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