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狂噬的意思、狂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狂噬的解釋

(1).瘋狂地咬噬。 唐 司空圖 《感時》詩:“好鳥無惡聲,仁獸肯狂噬?”

(2).喻肆意誣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禀帖贅說》:“卑職無能執此案而訊其狂噬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狂噬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本義與引申義兩個層面:

一、本義解析

指瘋狂撕咬或吞食的行為,強調動作的兇猛性與失控性。

二、引申義與文學化應用

  1. 象征性侵略

    比喻勢力或災難的殘酷侵蝕,如“戰火狂噬山河”暗指戰争對疆土的毀滅性破壞(《漢語大詞典》)。

  2. 病理學隱喻

    醫學文本中借喻疾病急速惡化,如“癌毒狂噬髒腑”,形容癌細胞快速擴散(《辭海》第7版“噬”字條)。

三、語用特征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許慎.《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年影印本.
  4. 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第7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狂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含義:瘋狂地咬噬
    指動物或人失去理智般地猛烈撕咬,常用于描述極端攻擊性行為。例如唐代詩人司空圖的《感時》中提到:“好鳥無惡聲,仁獸肯狂噬?”,通過反問強調仁獸不會無端攻擊。

  2. 引申含義:肆意誣陷或惡意攻擊
    在清代文獻中,“狂噬”被用作比喻義,形容對他人的诽謗或誣告。例如清代黃六鴻在《福惠全書》中寫道:“卑職無能執此案而訊其狂噬耳”,暗指面對誣陷時的無奈。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古典詩詞集或清代公文類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邦域霸業貶退荜辂草原沖想出口打筆套鞑鞑裡倒持太阿登谷燈品凍瘡砐硪法律事實榧實風攣腐臭夫妻無隔宿之仇規重矩疊畫報化貿畫神獲生降跽減毀角貒濟南驚馬镌雕郡地卡帶柳意録供掄選露辋律令格式妙璞擰蔥貧賢鋪滕遣歸窮涸期盼曲賜熱補人格盛傳實禍矢人拾人牙慧室宅頌瑟弚靡五陵年少午馔香線笑鬨小碎奚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