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唐玄宗 。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 魏鶴山 《天寳遺事》詩雲:‘紅錦綳盛 河 北賊,紫金盞酌 壽王 妃,弄成晚歲郎當曲,正是三郎快活時。’俗所謂快活三郎者,即 明皇 也。小説載, 明皇 自 蜀 還京,以駝馬載珍玩自隨, 明皇 聞駝馬所帶鈴聲,謂 黃幡綽 曰:‘鈴聲頗似人言語。’ 幡綽 對曰:‘似言三郎郎當,三郎郎當也。’ 明皇 愧且笑。”
“快活三郎”是一個曆史典故類成語,特指唐玄宗李隆基。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該詞源自宋代文獻,如羅大經《鶴林玉露》和魏鶴山的《天寳遺事》詩,通過“三郎快活時”等表述,暗諷唐玄宗晚年沉溺享樂、荒廢朝政的狀态。其中“三郎”是李隆基的乳名,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得名。
背景與典故
據記載,安史之亂後唐玄宗自蜀地返京,仍用駝馬載運珍寶,途中聽到駝鈴聲時,伶人黃幡綽借機諷谏,以“三郎郎當”(意為散漫頹廢)暗指其失政。這一事件成為成語的出處,隱含對統治者昏庸享樂的批評。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論中,帶有貶義色彩,形容人放縱享樂、不務正業。例如:“昔日的勵精圖治,終究敗給了晚年的快活三郎之态。”
權威性說明
該解釋綜合了高權威性古籍考據及中等權威性詞典釋義,未采納低權威性網頁的重複内容。
《快活三郎》是一個中國成語,用于形容一個人性格開朗、喜歡快樂享受生活的人。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生活态度積極向上,樂于助人。
《快活三郎》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快”、“活”和“郎”。其中,“快”字的部首是“忄”,總共有五畫;“活”字的部首是“氵”,總共有八畫;“郎”字的部首是“阝”,總共有八畫。
《快活三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中。這部小說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描述了一個富貴家族的興衰曆程。在小說中,賈寶玉的好友林黛玉曾稱賈寶玉為“快活三郎”,形容賈寶玉樂天知命、不拘小節的生活态度。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快活三郎」。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快活三郎》這個成語也有古時候的寫法:
「快活三郞」
1. 他是個快活三郎,總是能給大家帶來歡笑。
2. 她的個性像個快活三郎,總是充滿正能量。
快活、三郎、忄、阝、氵。
活潑、開心、愉快、樂觀。
憂郁、消沉、沮喪、悲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