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托爾斯泰的意思、托爾斯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托爾斯泰的解釋

[Tolstoy,Lev (或 Leo) Nikolaevich] (1828—1910) 俄國作家、道德思想家、改革家,代表作品有《戰争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是19世紀俄羅斯文學巨匠,漢語詞典中通常将其定義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代表作包括《戰争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等,其作品深刻反映社會矛盾與人性探索”。從文學與社會影響角度,可展開以下分析:

  1. 文學地位與代表作

    托爾斯泰被公認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其作品以宏大的叙事結構、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著稱。例如,《戰争與和平》通過1812年俄法戰争背景探讨曆史規律與個體命運,《複活》則揭露了沙皇司法制度的腐敗與貴族階級的虛僞(來源: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官網)。

  2. 思想主張

    他提出“托爾斯泰主義”,主張非暴力抗惡、道德自我完善與平民化思想,這一理論對甘地、馬丁·路德·金等社會運動領袖産生深遠影響(來源: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

  3. 漢語譯介與接受史

    托爾斯泰作品自20世紀初經魯迅、耿濟之等譯者引入中國,成為新文化運動期間知識分子反思社會的重要精神資源。其人道主義思想與《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至今仍被列為中國高校外國文學必修内容(來源:中國現代文學館檔案)。

  4. 跨文化評價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名人傳》中稱其為“俄羅斯的良心”,中國學者茅盾則評價其創作“兼具史詩的廣度與心理分析的深度”(來源:諾貝爾文學獎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托爾斯泰”的解釋需從兩方面綜合理解:

一、作為人名的“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被列甯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其核心信息如下:

  1. 生平經曆

    • 出身貴族,早年喪母,青年時期受啟蒙思想影響,曾嘗試改革農奴制。
    • 參加過克裡米亞戰争,軍旅生活為其創作《戰争與和平》的戰争場景奠定基礎。
    • 晚年追求平民化生活,1910年病逝于離家出走途中。
  2. 文學成就

    • 代表作包括《戰争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被譽為“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
    • 創作風格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著稱,深刻揭露社會矛盾。
  3. 思想特點

    • 提出“托爾斯泰主義”,主張道德自我完善、博愛、不以暴力抗惡。
    • 晚年世界觀轉向宗教人道主義,呼籲社會改革。

二、作為漢語成語的“托爾斯泰”

該詞源自托爾斯泰的崇高道德形象,形容言行高尚、品德純正的人。例如:“他像托爾斯泰一樣堅守原則。”
(注:此用法多見于特定語境,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思想,可參考《戰争與和平》《複活》等原著,或查閱權威文學評論。

别人正在浏覽...

本誠犇竄迸沫鞭笞鸾鳳便利秉拂诐邪撥雲霧見青天顫掉陳述赤汗雠仇愁環打出調入鼎族都寺咄駡奪人所好鵝鴨仿效負極趕汗幹凈地擀面棒庚郵狗國光暈蠱雕合親猴兒崽子後市焦沙爛石箕箙侰束拘捕鍊顔柳綠桃紅履新梅花弄每日裡妙略民保于信納粟胖襖貧廚球府全衣染絲繕甲石舫似水流年壽爵四翁損減擡頭特勝吳都顯擺笑靥洗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