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故址在 湖北 襄陽 西北。 東晉 太元 初, 前秦 苻丕 圍攻 襄陽城 ,守将 朱序 之母 韓氏 聞 秦 兵将至,自登城巡行,至西北角,以為不固,遂率百馀婢及城中女丁築斜城于其内。及 秦 兵來攻,西北角果潰。 晉 兵移守新城, 苻丕 乃還。 襄陽 人民為紀念她的功勞,遂稱此新城為 夫人城 。見《晉書·朱序傳》。
(2).指 範夫人城 。《漢書·匈奴傳上》:“ 漢 軍乘勝追北,至 範夫人城 。” 顔師古 注引 應劭 曰:“本 漢 将築此城。将亡,其妻率餘衆完保之,因以為名也。” 王先謙 補注引 沉欽韓 曰:“《一統志》: 趙信城 、 範夫人城 并在 喀爾喀 界内。” 北周 庾信 《昭君辭》:“歛眉 光祿塞 ,還望 夫人城 。”
“夫人城”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其核心源于湖北襄陽的一段曆史典故,同時也存在其他曆史關聯的延伸解釋。以下是詳細說明:
背景與事件
公元378年,前秦苻丕率軍攻打東晉重鎮襄陽。守将朱序之母韓夫人發現城牆西北角薄弱,親率百餘婢女及城中婦女緊急修築斜城(内城)。敵軍進攻時,西北角果然潰塌,晉軍憑借新築内城擊退秦軍。為紀念韓夫人的功績,襄陽人将此段城牆命名為“夫人城”。
詞義内涵
該典故中,“夫人”指韓夫人,突顯女性在戰争中的智慧與領導力;“城”象征堅守與防禦。成語“夫人城”後衍生出褒義,用于贊頌女性在危難中的關鍵作用。
後世紀念
襄陽夫人城現存明代擴建的城牆、清代碑刻及韓夫人雕像,1982年被修複為旅遊景點,碑文“襄郡益民勝迹,夫人城為最”概括其曆史地位。
夫人城不僅是曆史遺迹,更成為女性勇敢與智慧的象征。其故事被改編為連環畫等文藝作品,強調團結抗敵的精神。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築細節或戰争始末,可參考襄陽市政府資料(來源3、4、6)及曆史文獻《晉書》《資治通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