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司的意思、守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司的解釋

(1).職責,職守。《荀子·君道》:“而人主之守司,遠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梁啟雄 釋:“守司,猶職責也。”

(2).監守。《韓非子·三守》:“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鬼谷子·捭阖》:“﹝聖人﹞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 陶弘景 注:“司,主守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守司是一個具有曆史語義色彩的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守司”作動詞時指“職掌、主管”,作名詞時表示“職責、職守”。該詞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已有用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此其祀典,五官之守司也。”此處“守司”特指古代五行官的具體職責範圍。

二、詞源解析 “守”本義為守衛,《說文解字》釋為“守官也”,後引申出保持、遵循之意;“司”甲骨文字形作手持器械指揮狀,《說文》解作“臣司事于外者”,本指掌管事務。二字組合形成互補語義,強調對職權的持守與管理。該構詞法符合《古漢語複合詞研究》中記載的動賓式複合詞特征。

三、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守司”作為獨立詞彙已較少使用,但在“恪守司職”“各守司其位”等四字短語中仍可見其語義殘留。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該詞屬于書面語中的曆史詞彙,常見于仿古文體或特定專業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守司”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職責、職守
    指個人或職位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例如《荀子·君道》中提到:“人主之守司,遠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梁啟雄注釋為“守司,猶職責也”)。這一含義強調對職務範圍的明确認知與履行。

  2. 監守、管理
    表示對某事物的監管或控制。如《韓非子·三守》中提及“守司囹圄”,即指管理監獄的職責。另如的例句“某晏城鎮守司左計使”,也體現了地方官職中的監管職能。


二、文獻與用例


三、綜合解析

“守司”一詞融合了“職責”與“監管”的雙重含義,既可用于描述抽象的責任(如君主對天下的職責),也可指具體的職務行為(如管理監獄)。其核心在于“守”的維護性與“司”的管理性結合,體現了古代漢語詞彙的凝練特征。

别人正在浏覽...

案椟傲佷棒頭出孝子闆闼不忘母訓遲晚踳雜茨檐叢台道字斷截斷頭鬼度關山芳譽飛虎旗風略黻班福食富渥輔宣捬循蓋抹公告歸功橫意戶役擊崩謯娽稽防今朝有酒今朝醉軍拏開始郎貓龍舸勠力同心旅占命蔕旁行斜上批評家罴褥遷格僑寓瓊雷七十二地煞渠疏然膏神府煤田生産關系生累神武旗淑貌四種踢脫萬丈位移無根據仙構憲烏小紀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