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空腸的意思、空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空腸的解釋

[jejunum] 十二指腸以後的2/5段小腸,與回腸相連處幾乎難以分辨出, 然而空腸較粗、壁較厚并具有較多血管及粘膜環狀襞的少量集合淋巴結

詳細解釋

(1).猶饑腸。 宋 歐陽修 《寄聖俞》詩:“空腸時如秋蚓叫,苦調或作寒蟬嘶。” 清 金農 《白丈慶馀見招以豆糜為食走筆記之》詩:“我與丈人稱至友,調饑頓釋空腸鳴。”

(2).黃岑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黃岑》

(3).小腸的一部分,介于十二指腸與回腸之間。因其消化力強,腔内常呈排空狀态,故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空腸是人體小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點:

一、基本定義

空腸是小腸的中段部分,上接十二指腸,下連回腸,屬于消化吸收的核心區域。其名稱來源于“腸内常呈排空狀态”的特性,因其蠕動快、消化吸收效率高。

二、解剖學特征

  1. 位置
    位于腹腔左上側,約占小腸全長的2/5,回腸則位于右下側占3/5,兩者無明顯分界。
  2. 結構
    • 管壁較厚,管徑較大(約4cm),血管豐富呈微紅色。
    • 黏膜層有高而密集的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顯著增加吸收面積。
    • 包含孤立淋巴濾泡,參與免疫功能。

三、核心功能

  1. 營養吸收
    負責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物質。
  2. 消化協同
    與十二指腸分泌的胰液、膽汁混合,完成食物分解。
  3. 免疫防禦
    黏膜内的淋巴濾泡可識别并抵禦病原體。

四、與回腸的差異

特征 空腸 回腸
位置 左上腹(占小腸2/5) 右下腹(占小腸3/5)
管壁 較厚,血管豐富 較薄,血管較少
皺襞 高而密集 低而稀疏
主要功能 吸收基礎營養物質 吸收維生素B12等

五、名稱由來

因其消化效率高、蠕動快,食物殘渣在此停留時間短,常處于排空狀态,故得名“空腸”。

(注:如需更詳細醫學數據,可參考、7、8的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空腸:詞義及來源

《空腸》是指人體消化系統中的一部分,位于胃和回腸之間的腸道。空腸主要負責進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拆分部首和筆畫

《空腸》的拆分部首為⺮(竹字旁)和⺼(肉字旁),共有15個筆畫。

繁體寫法

《空腸》的繁體寫法為「空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空腸」可以用「孔腸」表示。

例句

醫生建議多吃纖維豐富的食物,以促進空腸的健康。

組詞

與「空腸」相關的組詞有:小腸、大腸、回腸、腸道、腸胃等。

近義詞

與「空腸」意義相近的詞有:小腸、中腸。

反義詞

與「空腸」意義相反的詞沒有特定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