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傅母的意思、傅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傅母的解釋

(1).古時負責輔導、保育貴族子女的老年婦人。《穀梁傳·襄公三十年》:“ 伯姬 臣:婦人之義,傅母不在,宵不下堂。”《漢書·張敞傳》:“禮,君母出門則乘輜軿,下堂則從傅母。”《太平禦覽》卷六九○引《三禮圖》:“古者傅母,選無夫與子而老賤曉習婦道者,使之應對也。”《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九年》:“初, 李德裕 為 浙西 觀察使, 漳王 傅母 杜仲陽 坐 宋申錫 事放歸 金陵 ,詔 德裕 存處之。” 胡三省 注:“傅母,女師也。”

(2).指一般的保姆。《醒世恒言·陳多壽生死夫妻》:“分明傅母育嬌兒,隻少開懷哺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傅母”是古代中國對特定女性角色的稱謂,其含義和職責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傅母是古代負責輔導、保育貴族子女的老年女性,兼具教育者與監護人的雙重角色。她們需通曉禮儀婦道,常選自無夫無子、熟悉傳統規範的女性。

二、職責範圍

  1. 禮儀教育:教導貴族子女言行規範,如《穀梁傳》記載“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強調傅母對貴族女性行為規範的監督。
  2. 生活照料:負責日常起居管理,如《漢書》提到貴族女性出行需傅母隨行。
  3. 品德培養:通過言傳身教塑造貴族子女的品德,類似《醒世恒言》中描述的“傅母育嬌兒”場景。

三、曆史演變

最初專指貴族家庭的教育者(如《三禮圖》記載),後詞義擴展可泛指普通保姆。唐代文獻中仍有相關記載,如《資治通鑒》提及傅母參與宮廷事務。

四、與現代角色的對比

不同于現代單純負責生活照料的保姆,傅母更強調文化傳承功能,類似家庭教師與保育員的結合體。其選拔标準嚴格,需兼具德行與學識。

注:部分資料中“師母”相關解釋(如)可能存在釋義偏差,主流文獻均指向貴族家庭的教育監護職能。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傅母這個詞是指母親替子女傅粉、化妝等的稱呼。傅母的部首拆分是“女”和“母”,其中“女”表示女性,而“母”表示母親。根據五筆輸入法,傅母總共有12個筆畫。 傅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民間,適用于形容母親為子女打扮、化妝等。在繁體中文中,傅母的寫法為「傅母」。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傅母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然而,根據我所了解的信息,沒有找到關于傅母在古代漢字中的具體寫法。 以下是傅母一詞的例句: 1. 她是一個慈愛的傅母,總是為孩子們打扮得漂漂亮亮。 2. 每次我要參加重要的場合,媽媽都是我最好的傅母。 傅母的組詞可以有傅粉、化妝師等。而與傅母相近義的詞彙可能有打扮、裝扮等。關于傅母的反義詞,就我所知,目前沒有一個确切的反義詞與之對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對其他問題有興趣,歡迎再次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