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律的意思、科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律的解釋

(1).法令;法律。《南史·薛安都傳》:“卿為朝廷勳臣,雲何放恣,輒於都邑殺6*人,非唯科律所不容,主上亦無辭相宥。”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餘謂妖魅能一一守科律,則天無雷霆之誅矣。”

(2).指音韻格律。 劉師培 《文說·和聲》:“推之 沉 宋 之詩,音中羣雅; 溫 李 之文,勢若轉圜。或拗韻以協聲,或激昂以競響。然調有緩急,音有抗堕,科律所設,不可誣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科律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科律是漢語複合詞,由“科”與“律”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二者的本義及曆史用法綜合理解:

  1. 字源解析

    科:本義指品類級,《說文解字》釋為“程也”,引申為法規條文。如《廣雅·釋言》載:“科,條也。”

    律:原指音律标準,《說文解字》稱“均布也”,後專指法律規範。如《爾雅·釋诂》雲:“律,法也。”

    二字結合後,“科律”強調成文的、具有分類性質的法規體系。

  2. 法律術語釋義

    指系統化的法律條文或典章制度,尤指古代成文法中的具體條款。例如:

    • 《漢書·刑法志》載:“科律繁冗,吏民莫辨。” 指法律條文繁雜細密。
    • 《後漢書·陳寵傳》記:“删定科律,務從簡約。” 指修訂法律規章。
  3. 現代引申義

    在當代語境中,可泛指學科領域的規範準則,如學術倫理、技術标準等。例如:

    • 科研領域需遵守“學術科律”,即研究規範與道德準則。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科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不同語境下需結合具體用法理解:

一、法令或法律

指國家或社會制定的規範性條文,具有強制約束力。例如:

二、音韻格律

特指文學創作中的聲韻規則,常見于古典詩詞分析。例如: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科律”引申為“科學規律”,但這一用法在傳統文獻中較少見,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擴展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南史》《閱微草堂筆記》等古籍,或劉師培的文學理論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案由棒打鴛鴦緥裙辨駁槎梗吃不過赤鳳來從化道達粉紅分許伉厲甘死如饴鬼谷诂解海蛇瀚漠厚誣槐壤恢胎獲命将惜雞駭基年金鑲玉裹舊井克獲藍尾酒曆行沒颠沒倒蒙湧民宗摩頭穆然庖戲撲索索樵擔巧勁青肷窮辟熱恩肉圓腮腺善秀舌辨聖規深墨神傷十駕手貨姝子肆業邃宇頭發油推仰窪下微點五矹先日閑郄